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央行释放维稳信号 债市审计风暴软着陆

www.yingfu001.com 2013-04-25 09:05 每日经济新闻我要评论

  昨日,在北京金融街,一场牵动债市万千人心的监管通报会议,释放出了众所期待的维稳信号,至此,这场债市风暴有望软着陆。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证实,在这次会议上,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自查,防范债券交易风险,同时表态将规范代持业务,对丙类户要逐步取消或升级。

  据本报记者了解,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公安部经侦局局长孟庆丰均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显示相关部门已就整顿银行间债券市场达成了阶段性共识。

  “一如市场主流预期,央行的维稳信号很明显,可以说这场风暴最激烈的时候过去了。”一位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接下来,央行将继续对银行间债市进行整顿,但是应该会采取温和渐进的态度,不会干预市场正常秩序。”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的情绪将会得到安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有过利益输送的人将躲过处罚,监管的态度还需要继续观望。”

  审计署2013年第1号公告曾披露,央行正在研究完善债券市场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管理,严肃查处违规事件,切实维护市场公开透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央行释放维稳信号

  本报昨日曾报道,央行定于4月24日召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会,主要议题正是围绕当前的债市风暴;此举一方面旨在维稳银行间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很可能探讨以丙类户治理为重点的改革内容。

  昨日下午,多位大型商业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这次会议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要求商业银行对债券交易进行内部清理,于本周五17点前将具体工作方案上报央行,并于5月10日前向央行上报内部清理结果。

  另据透露,央行还称,对于未来金融机构自查出来的问题,将争取“宽恕处理”。

  令市场倍感欣慰的是,此次央行表态对代持交易出台新的管理规则,而非禁绝。同时,对于丙类户,要逐步取消或升级,并没有要求立即取缔。

  “代持不禁,说明监管层越来越尊重市场。”多位债券市场人士称,如果禁了代持,市场资金将无法高效运用,犹如“死水一潭”。

  在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看来,应该根据期限规范代持业务,短期代持是合理的,也是市场发展的必要手段,但长期代持交易需要规范。他并称,长期的代持养券、利益输送问题亟须整治,否则对规范做事的机构不公平。

  一位大型银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从央行“逐步取消或升级”的表态来看,银行理财资金由丙类户转为乙类户“加快推进的可能性较大”。

  据该人士介绍,之前为了让理财资金投资债市,商业银行曾经向央行申请开设乙类户,也曾向证监会要求进入交易所债市,但是均没有得到监管支持,最终银行理财资金只好以丙类户的面目出现在银行间市场。

  “我们正在关注监管的‘脸色’,监管部门如果规范了这些领域,银行就继续做业务;监管要是不支持,银行就不做,相关业务也会大量缩水。”某大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向记者表示,“如果一个业务地带滋生了大量问题,那至少证明这一业务方式或流程有很大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内控,控制住流程。”

  在资本市场上,债市整顿风暴也影响了本周银行股走势。对于本轮整顿将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影响,上述人士认为“市场过虑了”。他表示,虽然部分银行曾使用代持方式降低风险资本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但主要是局部现象,总量并不大,因此几乎不会影响银行总体经营。

  “债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对银行来说,是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银行业转型。”上述大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说。

  一场酝酿已久的审计风暴

  据本报记者了解,从2010年开始,审计署就已经将目光对准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过去三年里,经过审计机关审计,发现了以财政部张锐案为代表的众多利益输送行为。今年以来,在高层的支持下,司法部门积极介入,这场酝酿了三年之久的审计风暴终于爆发了。

  从审计署网站披露信息来看,为了整肃银行间债市“黑幕”,近年来审计机关付出了极大努力。这其中,审计署上海办居功至伟,其最先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益输送模式,并成功揭露多起案件线索,在金融业界形成了巨大影响。

  审计署网站2012年9月的一篇新闻稿称,审计署上海办申报的“非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审计”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提名奖。

  上述新闻稿显示,近年来,审计署上海办在金融审计工作中,持续关注国债发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等全新审计领域,查获多起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案件。“该办以个案为突破口,揭示银行间市场在交易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向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