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权威专家:黄金暴跌美联储和高盛难逃操纵嫌疑

www.yingfu001.com 2013-04-24 00:11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过去6个交易日(截至4月19日),黄金市场可谓惊心动魄。

  4月12日,在中国金市周五闭市时段,金价大跌5.03%;4月13日,更是暴跌了9.09%,创下了30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黄金“黑天鹅”事件,有人士计算它发生的概率为200万年才能有一次。在4月14日金价跌至每盎司1322美元之后,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抄底买盘推动金价在19日收盘反弹至1403美元。

  这种极端的雪崩式的金价下跌,立刻震惊了全世界的投资者,恐慌中的人们纷纷试图寻求答案,并重新把握未来市场的趋势。坦率地说,虽然此前的2013年1月5日笔者在本报刊发了《2013年黄金大牛市将面临严峻考验》的文章:预测未来1~2年金价将跌破1500美元,甚至可能下探至1300美元。但此次下跌之猛烈也超出了预期。

  诸多暴跌解释站不住脚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金价暴跌正是如此。人们给出各种各样的解释:1。据称塞浦路斯央行要出售40吨黄金,以筹集拯救资金;2。日本提高国债保证金,这让不少投资者抛出黄金以追加保证金;3。因为美国纳税日来临,支付资本利得税的现金需求增加了抛售压力;4。美联储4月9日公布会议纪要,委员们谈论在年中开始退出量化宽松的可能性;5。高盛、法兴和索罗斯们集中密集地唱空黄金。

  在以上解释中,塞浦路斯出售黄金勉强算一个突发事件,但这并不是太大的事,因为对于一年新增3000吨左右的国际黄金市场来说,40吨并不是一个巨大的量,而且虽然塞国政府施压,但是塞浦路斯央行还是顶住了压力,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消息说塞浦路斯证实已经出售了黄金。

  对于央行来说,出售黄金以换得拯救资金那是最愚蠢的事情,不仅因为这是“杯水车薪”,而且出售的黄金永远也收不回来了。故此,自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愚蠢到靠出售黄金而度过危难的,美国没有,希腊也没有。

  至于出售黄金以追加日本国债保证金,没有比这个更荒诞的逻辑了,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而所谓纳税日逻辑同样搞笑,因为全世界人民并不是和美国人在同一天纳税。这只能说明有人试图用这些牵强的理由来掩盖真正的原因。

  美联储高盛联手操纵呼之欲出

  笔者认为,美联储讨论年中退出量化宽松+金融寡头集中唱空做空,才是金价暴跌的真正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时间点特别值得关注:一、3月19日~20日,美联储召开了议息会议,讨论了年中开始退出QE的议题;二、4月1日,法兴银行分析师发布了长达27页的专题报告称,随着美国经济好转和美联储即将退出QE,黄金的牛市时代即将终结。此前国际投行对2013年金价的预测普遍在1700~1800美元,甚至有2000美元以上的;在法兴之后,诸多机构急转直下;三、4月8日,索罗斯唱空黄金,称黄金作为避险投资的地位已经遭到了破坏;四、4月9日,美联储自摆乌龙,将上述会议纪要提前发给了高盛集团、巴克莱资本公司、富国银行、花旗集团和瑞士银行在华盛顿的代表。提前获得会议纪要的还有对冲基金King Street Capital Management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凯雷集团等;五、4月10日,高盛集团当天下调2013年黄金目标价至1450美元,建议投资者做空黄金,此前高盛对2013年金价的预测为1825美元;六、4月10日,美联储宣布会议纪要误发,提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其后发生的事实是,4月12日,纽约黄金期货市场开市时迎来340万盎司(100吨)6月黄金期货合约出售,这击穿了1540美元的关键技术支撑位——在很多人眼中也是确认2000年持续至今的黄金牛市存在与否的水平线。第一笔卖单出现两小时后,规模更大的一轮抛售袭来,30分钟时间里卖出1000万盎司(300吨)。市场传言的始作俑者是美银美林的交易团队。当然幕后黑手可能不止一家,而是一群。

  通过抛售引发的恐慌大幅拉低价格,这将使得一些多头爆仓或触及止损位(很可能就是1540美元),促使更多人抛售手中头寸。

  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对黄金的集中抛空,与3月19日~20日FOMC会议结束后的美联储行为有关,美联储实际出现了一个重大失误,将FOMC会议纪要提前19个小时披露给了高盛等150个金融寡头,从而高盛等随即唱空黄金;人们有权延伸这种怀疑,在每次美联储FOMC会议后,到正式公布会议纪要的三周内,美联储FOMC会议的委员们是否存在道德风险——这三周正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最大“黑箱期”,将会议内容提前暗示给自己的银行或关联投资者,致使它们在金融市场上提前建仓——比如这次提前建立空仓。

  在美国股市上,如果某家股票股价异动在前,而重大信息发布在后,投资者有权起诉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高管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没有提前泄密,否则就将被定有罪,这就叫举证责任在辩方。按照这个法理,美联储的官员们也应该证明自己没有提前泄密。而这次乌龙,留下了明确的提前泄密证据,方不得不提前召开新闻发布会。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