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止跌的真正先决条件还未出现
四月中下旬之交又到了各类魔咒发威的“敏感时期”,比如历史经验表明,在外围市场大跌当日,A股往往跌幅不大,甚至还出现上涨,但随后却展开补跌,而且跌幅还较大,这一魔咒在车空司令那里有着更为详细的表述:如果隔夜外围市场纷纷大涨,中国股市最多只是小涨,甚至还会出现下跌;而如果外围股市特别是美股隔夜大跌甚至暴跌,但中国股市最多只是小跌,甚至还会上涨,这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独特的一大魔咒!会出现这样的走势很可能就是有资金护盘。本周二,在隔夜美股大跌,黄金重挫等利空云集的背景下,上证指数却低开高走,最终以放量阳线报收,走出独立行情,魔咒毫无例外地成为现实。不过这只是魔咒组成的一部分,后半部分是,如果在外围市场大跌当日,上证指数跌幅不大,甚至还出现上涨,但之后中国股市却一定会展开补跌,而且跌幅还很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K线来研究这个规律。
即使不看这样的规律,四五月之交往往成为大盘转为向下或者加速向下的时间窗口,这也绝对事实,比如2010年4月19日,沪指跳空暴跌4.79%,拉开一轮中级调整的序幕;2011年的4月19日,同一天出现了同样的跳空下行,虽然这次幅度没那么大(沪指1.91%),但后续引领“向下周期”依然如出一辙;2012年4月19日,尽管当日指数用十字星完美化解了“4.19总大跌”的魔咒,随后更是把这根十字星当做上涨中继,在4月20日出现光头的中阳,但还是无法避免在五月初形成“双头走势”,于是夏秋冬(前半部分)近三个季度,我们又在长熊中度过了。今年的行情与前三年相比,一个重大不同之处就是由于“龙摆尾”急涨的出现,导致调整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三月就已经在下降通道中了。但临近4月19日,从盘口现象看资金仍未摆脱谨慎作风是肯定的。
出现这种情况倒未必是什么“跟跌魔咒”或者“时间魔咒”作祟,而是归根到底一句话:大资金找不到太强的上涨逻辑,这其中IPO重启疑云根本是小问题,期指“协助做空”更是无稽之谈,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国经济历来被视为“增长大头”的一季度数据不及预期,再加上本来就有的调控与增长之间的两难“继续发酵”缘故。从早盘来看,资金“定向攻击”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已经说过一批中小板高价明星股依然在我行我素地走高,若它们就代表着沪深指数(就如同IBM,苹果等在道指和纳指中权重很大,它们的强力走牛促成了美股迭创历史新高)那该有多好?只可惜大部分这样的品种笔者都不敢让大家再追高操作了。其余热点则显得非常散乱,板块联动性非常不够,若不是持有长牛品种的话,赚钱效应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