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鸡尾酒疗法”或改变癌症治疗进程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研究员蔡林涛领衔的纳米医学研究小组,采用纳米技术在癌症协同治疗及诊疗一体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生物材料》和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上。
据介绍,联合多种药物、以不同机制进行治疗被视为治癌新策略。此次研究人员针对基因与化疗药物的不同特性,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三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聚赖氨酸—聚异亮氨酸的多功能非病毒基因和药物载体。在此基础上,他们筛选出相对安全高效的聚多肽载体,作为抗凋亡蛋白的药物共传递系统。研究显示,该聚合物具有显著的被动靶向功能,与单一的基因治疗和化疗相比,基因与药物共传输联合治疗组能使化疗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研究团队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磷脂和聚合物为载体,以简单的一步超声方法制备出包载化疗药物和光热—示踪双功能试剂的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并联合近红外激光照射使热疗试剂产生足够杀死癌细胞的温度,促使化疗药物更易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仅一次瘤内注射DINPs加以激光照射的化学—光热联合治疗,就能协同诱导药敏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完全抑制荷MCF-7乳腺癌裸鼠的肿瘤生长,且在90天后未见肿瘤复发。这种复合“纳米鸡尾酒疗法”,对于耐药的MCF-7/ADR乳腺肿瘤同样有效。
“癌症常是多因子造成的,通过纳米技术介导多种药物治疗癌症,结合不同的分子靶向机制和光热物理疗法去对付肿瘤细胞,这种‘纳米鸡尾酒疗法’有可能改变癌症治疗的进程。”蔡林涛说。(中国科学报)
此次研究人员针对基因与化疗药物的不同特性,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三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聚赖氨酸—聚异亮氨酸的多功能非病毒基因和药物载体。
而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拥有一项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聚赖氨酸纳米递送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惟一的上市平台,交大昂立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获得相关支持。
附:上海交大实现抗肿瘤抗生素链黑菌素高效生物合成团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一个链黑菌素类似物抗癌活性比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依托泊苷和替尼泊苷高很多,毒性则比原始链黑菌素降低大约5倍。他认为这个新的类似物对治疗淋巴瘤、白血病、鼻咽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将有更大优势。
持仓基金:
基金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持股比例 | 持仓变化(万股) | 持股市值(万元) | 占净值比例 | 占个股流通市值比例 |
摩根士丹利华鑫多因子精选策略股票型证券投... | 19.04 | 0.22 | 19.04 | 130.43 | 0.19 | 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