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H7N9禽流感在长三角地区有扩散趋势影响,游资炒作禽流感疫苗概念股也愈炒愈烈。4月3日,医药板块再度以1.46%的整体涨幅位居各大行业涨幅榜次席。
二级市场上,病毒被曝光从而引发市场炒作相关概念股已成为近几年游资主力的习惯路径,如早前的SARS、禽流感、超级细菌等一系列病毒来袭都成为游资拉涨相关个股的导火线。
同样,此次爆出禽流感疫情后,相关生物疫苗概念股也是鸡犬升天,连续三个交易日被游资爆炒。
当天,仅在深市涨幅榜前十席中,医药板块就占据了六席。其中,莱茵生物(002166)、海王生物(000078)、东北制药(000597)、四环生物(000518)等4只概念股均以涨停报收。
概念股鸡犬升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炒作的相关禽流感概念股是鱼龙混杂,但丝毫也无阻于主力炒作资金的青睐。
另据广州万隆盘后统计表明,当天在大盘表现低迷的情况下,医药板块却逆势获得了18.81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其中,全天资金净流入居前的概念股分别包括联环药业(600513)、迪康药业(600466)、莱茵生物、海王生物、东北制药、四环生物等。
对于相关禽流感概念股鸡犬升天的现象,一位券商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员认为,事件性诱发因素成为了游资借机短炒作的噱头。长期来看,这些所谓的疫苗概念股并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有些甚至子虚乌有。“当前,相关概念股上涨仅仅停留在炒作层面,根本没有业绩上的支持。”该研究员称。
如屡遭游资爆炒的莱茵生物就曾对外称,公司近年来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从事植物提取,目前公司并没有再进行莽草酸和疫苗的相关业务,并且也没有投入在流感病毒方面的相关研究。
联环药业同样表示,二级市场的涨停跟H7N9不存在直接关系,可能是游资炒作概念。海王生物相关人员则称,不了解公司是否对H7N9病毒成立专项研究。
前述研究员认为,由于H7N9病毒是新亚型病毒,跟原来的病毒略有不同,要研究出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或需较长时间,即使上市公司生产出相关产品,短期内也难以产生收入。若要对相关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除非病毒感染面扩大,国家大幅增加采购储备。
据同花顺数据,有多路游资参与炒作禽流感题材个股。如中信(浙江)杭州延安路证券营业部就先后参与了多只禽流感概念股的炒作。
深交所4月3日盘后龙虎榜交易信息也显示,该营业部当天就出现在东北制药、四环生物的前五大买入主力席位上,全天共买入3581.0653万元。前一交易日,该营业部还对倒鲁抗医药(600789),同时现身在其前五大买入和卖出主力中。
同样,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也反复出现在海王生物的炒作主力名单中。当天,该营业部出现对倒,分别买入和卖出1431.7596万元和755.0806万元。就在前一个交易日,该营业部亦是如此。
板块已显泡沫化
统计表明,医药板块自2012 年12 月初以来出现持续上涨,今年以来,医药指数累计上涨22.52%,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23.63个百分点。其中,3月医药指数上涨3.24%,继续跑赢沪深300指数9.91个百分点,在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涨幅位居第一位。
截至目前,医药板块相对大盘的溢价率再创新高。长城证券研究所姚雯琦称,尽管医药行业PE(TTM)为36.09倍,处于历史中值附近,但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却高达175%,已接近2010年底最高时的水平。
“医药板块此轮行情为2010年之后幅度最大、时间最久的上涨,已经较好的反映了行业的成长性及政策面的利多;考虑到行业增速、政策预期及市场环境尚不能与2009、2010年相提并论,我们认为演绎出更大级别的连续行情理由并不充分。”姚雯琦直言。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近40家医药上市公司股价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约占A股医药上市公司总数的20%。
而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分析师贺平鸽也认为,当前,医药板块泡沫化正在形成。
此前,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市场对医药板块投资热情高涨,2010年末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溢价率达200%以上,达到历史最高位,2011年,当时的个股动态估值水平普遍达到30倍,相当于透支了下一年的成长。
由此,导致2011年全年医药板块整体大幅调整。直到2012年5月,经过一年半调整后,医药板块个股市盈率才基本回归至与其复合成长率预期相匹配的水平,医药板块也重新开始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