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钮文新:必须认清中国股市的战略价值

www.yingfu001.com 2013-04-03 09:11 中国经济周刊我要评论

  现在有一种情况特别值得注意。有些人出于各自的利益,希望中国经济越烂越好。因为越烂就会越乱,越乱就越容易“乱中取利”,越乱越容易获得“治乱收益”,越乱越容易以乱为筹码,把改革推向有利于自己的利益方向。

  我希望公众媒体保持清醒,分清到底什么是公众利益,什么是小团体利益;什么是中国人的利益,什么是外国人的利益。万不可助纣为虐,更不该抱有起哄的心态。

  这些问题在财经媒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当中国股市添加了做空机制之后,我们更要小心备至,搞不好将毁掉中国经济修复的重要机会和手段,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

  我认为,现在的声音很不对头,而且越来越甚。如果我们一方面加快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忽略舆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那这样的开放必将影响中国经济。

  比如,中国的银行股,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已经基本体现了蓝筹股的重要特质:第一,没有太高的成长性,但收益稳定,盈利丰厚;第二,较大比例的现金分红,投资年收益率超过银行存款的概率很大。

  按说,这样的品相对中国股市而言是件大好事,但有人却在无度放大“中国银行(601988)业的高成长的拐点”,并以此压制中国银行业股票的估值。

  在我看来,这不是赤裸裸地误导投资,就是借助误导压价吸筹,典型的强盗行径。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已经高达11万亿元。这个数据,当然远远超过了一年间各级财政收入的60%——安全线之一。

  尽管,中国15万亿~16万亿元的总体政府债务规模与50多万亿元的GDP相比,尚在可控范畴,但毫无疑问,这已经达到上限,进一步扩大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安全。

  怎么办?中国必须高度注重股市的战略价值。

  首先,以更多的股权融资,降低债务率,有效平衡过去四年的债务高速扩张,修复中国相关的财务报表。如果不修复财务报表而进一步扩张债务,中国必将变成国际做空势力狙击的对象。

  其次,中国经济正处于内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经济风险巨大,如债务过度膨胀,极易引发坏账,引发债务危机。高风险期的企业融资必须更多依赖股权融资,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育、经济结构实现转型的最最重要的基础。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实体经济股权资本的充实,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

  股权资本的充实是中国经济内生性动力的重要源泉。企业投资、尤其是针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前提条件是股权资本充足。

  从各国经济发展历史看,一个国家没有投资收益(财富效应)的支撑,就不可能有效扩大中产阶级队伍,就不可能实现内需结构的调整,更谈不上实现消费拉动。

  基于上述认知,中国的现实已经决定了房地产不可能再成为百姓投资领域,如果股市受到大的影响,中国是不是将失去重大的发展机遇?甚至走向危机?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股市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战略价值。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