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国平安260亿可转债下周上会 温和融资市场冲击小

  

  3月2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中国平安260亿元A股可转债发行方案将在27日上会审核。这标志着等待1年之久的中国平安可转债融资方案终于迎来曙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股市相对平稳,债市回暖,市场环境较为宽松,此方案无论从融资金额、融资方式看,非常“温和”,对二级市场影响较小。

  日前,民生银行可转债发行受到机构热捧。虽然拟募集资金为200亿元,但是其网上网下发行部分均获得逾200倍的超额认购,共吸引逾3000亿元资金的申购。

  一位大型基金投资经理表示,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市场接受度较高。加之平安有独特的综合金融竞争优势,和广泛良好的机构投资者基础,可转债一旦发行,红火程度可能会超过民生银行。

  温和融资市场冲击小

  2011年年末,中国平安宣布,为了补充营运资金,支持集团各项业务发展,以及前瞻性资本安排的需要,中国平安决定采取发行可转债的模式进行融资。该方案虽获得保监会批准,但受证监会股权类融资未开闸影响,至今未能发行。为此,中国平安曾在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可转债延期12个月”的相关议案。换言之,选择继续等待。

  此次上会无疑是在监管审批层面对平安可转债计划的重启。从本周开始,央行此前发行的正回购和央票将陆续到期,为市场注入一定的流动性。下周和下下周各有50亿到期,而此后的三周到期量更是分别为590亿、390亿、900亿,打破了此前公开市场一直到期量为零的局面。这无疑为中国平安260亿可转债的顺利发行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业内专家表示,可转债作为股债结合的产品,不会对A股指数和正股股价造成直接影响。当前资金面持续宽松,平安本次260亿元的可转债规模适中,对市场冲击较小。此外,可转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而实际转股时间又取决于公司股票的表现和投资者的偏好,所以和公开或定向增发相比,可转债的摊薄效应将逐渐释放,因而享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

  伴随着国外经济U型复苏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释放,A股震荡上升,持续走强。民生银行发行200亿可转债的消息公布后,曾有市场人士预测股市会承压,而事实上,上证指数和民生银行股价并未受到影响。可见投资者对可转债市场的融资体现出较强的承接能力。

  近年来可转债已成为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补充资本金的首选方式之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分别发行过可转债250亿元、400亿元,560亿元。从这些转债融资方案公告后的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来看,市场反应基本平静,各公司股价走势涨跌互现,基本与市场整体走势趋同。

  投资者“争先恐后”筹备认购

  据了解,中国平安“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含次级条款)”属于“攻守兼备”的创新的融资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上述基金投资经理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可转债较少,属于供不应求的稀缺产品。像中国平安这样绩优又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海内外有很多资金盯着,想争着分享其发展红利。

  消息人士透露,国内很多基金投资者对平安可转债兴趣强烈,正在积极准备;海外也有资金希望借机入场,参与认购。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平安的估值中枢在1-1.4倍P/EV,按2013年内含价值增长15%计算,2013年中国平安内含价值为每股41.5元,目前对应1.03倍P/EV,建议继续持有和择机买入。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