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周日),孝顺的你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表达爱意,一束鲜花还是一件衣裳?或许都不如一份保险更来得贴心长久。专家指出:为妈妈买保险的诀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一一记牢。
少有针对母亲的险种
目前保险市场上,有专门针对母亲的保险套餐吗?大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保险理财观念?
"目前保险市场很少有针对母亲的险种,事实上,将母亲独立出来考虑理财计划也不是太合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制定理财方案,经济状况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平安寿险广西分公司的何荣主任表示。
"保险不是说买得越多就越好,一般来说,保费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5%,一般占到家庭收入的10%最为适宜。"何荣解释,按照保费排序,最基础、最便宜的是意外保险,其次是定期寿险、医疗保险,如果经济充裕,可以考虑一些投资型的险种,万能险、投连险、综合保险之类。大家基本上可以根据这一思路,结合每个家庭自己的"个性",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准妈妈:买保险要趁早
江小姐是事业单位的职员,不久前,她怀上了小宝宝,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认为她有可能面临难产,于是,江小姐便想着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但是,有些保险公司提出的保费很高,有些保险公司甚至不愿意受理,江小姐一下子进入两难境地。
点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保险学教师林明松表示:准妈妈的风险比普通人要大,所以保险公司不得不对准妈妈投保做出限制,有的怀孕几个月以后不能投保,有的即使给投保,也要过一定的观察期才能有效。因此,建议女性在怀孕之前投保,以便保障期能覆盖妊娠期。
全职妈妈:先保家庭支柱
张女士的丈夫是一位生意人,她自己是一位全职妈妈,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操持,是家里重要的角色。母亲节来临之际,儿子和父亲商量,想为她购买一份医疗和养老双结合的保险,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但是,保险理财师却建议她应该先给丈夫买保险,这是为何呢?
点评:平安寿险广西分公司的何荣主任表示,一个家庭购买保险,首要遵行的原则是:经济支柱优先受保。如果光给母亲投保,一旦父亲出了意外,保单也难以为继。因此,对于张女士这样的全职太太而言,应该先给爱人投保,张女士则可成为受益人,如有多余的资金,可以再为自己投保。
单亲妈妈:首先考虑重大疾病险
秦女士是一位事业单位的中层领导,也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不满10岁的孩子,身体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像她这样的情况,应该需要一份什么样的保险呢?
点评:林明松说,单亲妈妈的生活压力大,工作重,因此,容易患上一些女性疾病,可投保一些医疗保障功能强的医疗保险。如果资金充裕,可以再为自己补充寿险,进而也可以为孩子补充教育险、医疗险等。值得一提的是,为孩子选择的险种,最好具有附加投保人豁免条款,孩子的保障才不会因妈妈发生意外而中断。
高龄妈妈:可以补上意外险
朱先生的母亲今年已经70岁了,朱先生说,看到母亲身体每况愈下,走路都不稳,想为她买一份养老和医疗保险,但是,到了保险公司一问,保费高得咋舌,划不来,"我很郁闷,难道就没有合适的保险方案吗?"
点评:林明松说,还是那句话:保险越早购买就越划得来。像朱先生母亲的情况,建议购买一些专门针对骨折、摔伤的意外险,这些有针对性的意外险,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不失为亡羊补牢的办法。

- 07-19·中国企业要求欧盟取消紧固件反倾销
- 07-19·资源税改革再度提上议程
- 07-19·上海大火案首批嫌犯受审
- 07-19·你该交多少税?
- 07-19·罗斯柴尔德传人研读“十二五”规划
- 07-19·福建将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
- 07-19·国贸牵手嘉里10亿美元建国贸中心
- 07-19·市民今起可到金交所投资小贷
- 07-19·发改委查处囤积党参牟利者
- 07-19·甘肃省大力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 07-19·短线防回落风险 回避高位滞涨股
- 07-19·A股大盘年线上整理 蓄势还是强弩之末
- 07-19·股指逼近重压区 黄金股待机补涨
- 07-19·市场下跌空间比较有限
- 07-19·新强势群体在形成 大盘有望再上台阶
- 07-19·7月19日益盟操盘手投资内参
- 07-19·7月19日龙庄私募联盟内参
- 07-19·7月19日慧眼投资策略参考
- 07-19·7月19日诚通私募投资内参
- 07-19·7月19日重组最新进展跟踪
- 07-19·房地产行业:2010年度及2011年一季度业绩回
- 07-19·化工行业: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周报
- 07-19·煤炭行业:焦炭产能淘汰任重而道远
- 07-19·汽车行业:中汽协调低增长预期 扶持增持难
- 07-19·银行业:银监会新监管指导意见点评
- 07-19·皮海洲:股市环境不乐观 中报行情恐难全面
- 07-19·谢国忠:奥巴马犯致命错误 夏日风暴将至
- 07-19·叶檀:下半年肉价可控 炒股借鉴四种模式
- 07-19·郎咸平:美国的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产能
- 07-19·牛刀:中国房价重复2008年故事 要出现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