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解决涨价将至 天然气全产业链获益
天然气价改的大幕终于开启,也就是说,涨价潮降至。2月25日,长春市民用天然气价格上涨0.8元/立方米至2.8元/立方米,此外还提出建立燃气顺价调整联动机制,这可以视作为下一步天然气价格改革在全国推开探路,二三季度将成为窗口期。
同时,江苏、浙江等多地市的居民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在近期也已举行或酝酿举行,而早在去年12月,北京、徐州、海口等地相继提高气价,预计今年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股天然气涨价潮。
天然气涨价首先获益的无疑是各地燃气公司。2月25日,供水供气板块应声上涨138.02点,涨幅达5.13%。板块个股大多飘红,长春燃气上涨1.66%,陕天然气上涨6.97%,深圳燃气上涨4.13%。
另外一个好消息则是,中国和俄罗斯近日确认,将通过东线管道每年对中国供气380亿立方米,并就东线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
而据发改委数据,2012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立方米,增长13.0%。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相较而言,俄罗斯每年的供气量为2012年进口量的近9成,表观消费量的1/4。困扰多年的“气荒”问题终于有望解决。
天然气全产业链获益
气荒解决涨价将至,天然气产业链或迎黄金发展期。就天然气整个产业链来看,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益的是上游勘探产业,比如钻头、测井设备等,包括江钻股份(000852)、通源石油(300164)、恒泰艾普(300157)、吉艾科技(300309)和惠博普(002554)等。
中游是LNG、CNG(压缩天然气)储运行业,市场容量在扩张,但由于LNG和CNG的储运技术含量不高,竞争也相对激烈,利润增长空间有限。许多这类物流企业渐渐向生产天然气下游应用装备行业产业链延伸。
另外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多的管道运输。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金洲管道、久立特材等。
下游是分销和应用装备行业。分销则是各地燃气公司,包括深圳燃气、长春燃气、广州发展等;天然气应用装备企业主要包括加气站,为重卡、公交车、轿车等企业提供储存、供气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等。机构认为,富瑞特装(300228)是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间接利好煤制气
天然气提价,除直接利好燃气股之外,还间接利好煤化工节能相关企业。
2月20日发布的最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25元/吨,创下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值,连续三个月下行。
气价上调,而煤价却始终低迷不前,直接催生煤气利润剪刀差,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产品在生产上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科达机电、煤气化、东华科技等。
煤制气项目首先带动机械设备的增长,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构成看,设备购置费用约占50%,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设备构成中,压力容器、传热装置、空分装置、风机等核心设备的占比又超过50%。相关上市公司设计杭氧股份、陕鼓动力、蓝科高新、张化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