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第一周,央行时隔8个月重启了正回购操作,逆回购则暂停。按照“节前投放节后回笼”的惯例,这一操作并无意外。而下周开始将迎来月末,综合市场观点来看,资金面陡然趋紧的可能性较小。
央行公告显示,昨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摒弃已然常态化的逆回购手段,改用去年6月19日最后一次使用过的正回购,期限28天,数量300亿元,利率持平于2.75%。加上昨日4500亿元的天量逆回购到期缴款,单日净回笼资金量已达到4800亿元。不仅如此,本周四仍将有4100亿元逆回购到期需要偿还,似乎资金缺口巨大。
不过,反映市场流动性水平的质押式回购利率,昨日却静如止水。隔夜及7天利率分别微升2.73和0.09个基点,前者也已连续4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2月16日已开始交易)处于2.0%以下低位。同时,下周开始就将迎来月末,跨期的14天资金利率涨幅达到27.23个基点,但价格仍处于3.0%之下,比春节前夕的隔夜利率峰值还低。
“本来认为央行会延续逆回购的,但没想到反其道而行之,象征性地实施了300亿元正回购。其原因恰在于流动性过于宽裕,受此影响节后的现券收益率也一直在跌,市场暖意融融。”金元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王晶告诉记者。他认为,去年常规化的逆回购操作有应对经济疲弱的意味,而在今年以来采购经理指数(PMI)、生产物价指数(PPI)等数据均显示经济有企稳迹象,货币政策或开始向正常态势转变,央行昨日举动有较重要的信号意义。
招商银行(600036)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俊郁认为,从流通中现金(M0)的历史变化趋势来看,节前流出银行体系的资金一般会在春节后的2至3周内慢慢回流。央行昨日300亿“小试牛刀”的用意也在于此,但对于市场交易却几乎没有实际影响。刘俊郁指出,去年12月的外汇占款环比大幅增加,预计近期将公布的今年1月份数据也将向好,央行对应地释放“回笼”信号也属常理。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约为4946.47亿元,较2011年及2010年的28062.49亿元、32682.67亿元大幅缩减。同时,这一新增态势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呈现负增长,去年总共出现4次计1554.48亿元的外汇占款负增长。在去年12月,该态势得到短暂扭转并实现1345.84亿元的新增量。金元证券王晶对此指出,包括国际收支的经常和资本项目在内,连续大幅“双顺差”并非合理常态,央行此次释放回笼信号,或表明货币政策将开始向真正意义上的“中性稳健”转变。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于这种过于宽松的年初资金面态势,央行有意引导其至正常区间,资金价格可能会有小幅走高可能。而考虑到此前已推出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不排除未来将正式运用于实际,对主要商业银行的头寸加以精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