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经济企稳信号逐步增强 A股缘何五连跌

www.yingfu001.com 2012-11-12 02:30 中国证券报我要评论

  10月份以前,基本面的持续探底是导致A股疲软的主要因素;10月份之后,虽然一系列经济数据不断验证经济企稳回升,但A股却固执地“一步一回头”。转眼间,解禁及年底资金面的压力似乎又成为A股不能承受之重。需要指出的是,2000点附近,市场的持续下跌是否已经对上述负面因素进行充分反应;倘若市场能走出低谷,那谁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戈多”呢?

  沪指五连跌A股已“否极”?

  回顾上周A股的走势,弱势格局尽显无疑。上周一沪综指微跌3.02点,收出红十字星,多空双方尚未分出高低;周二的吊颈线还给投资者带来一丝希望,偏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资金在刻意洗盘,“金针探底”留下的更多是希望;上周三沪指又收出一根红十字星,周四在海外市场大跌的影响,A股更直接跟跌收出一根中阴线;上周五,尽管外围市场出现企稳,且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一如预期出现回暖,但沪深两市仍未借机扭转颓势,又收出一颗满载失望的红十字星。

  事实上,上周沪指五连跌,已经将10月底、11月初反弹的成果消耗殆尽;不过,仅据此判断A股已“否极”,恐为时过早。尽管从成交量来看,沪市单日成交额持续萎缩,上周五已降至400亿元以下,但这只是说明被套牢的投资者更多选择了就地卧倒,同时也表明部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表现并未完全绝望,从这个角度而言,A股距离真正的“否极”尚有距离。

  L型经济底预期压制做多力量

  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一如预期出现反弹,却并未激发市场反弹的共鸣,其原因或在于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中长期下移的预期较为一致,9月份数据的反弹暂时被视为下跌中继的一个企稳,因而很难唤醒做多资金的交易热情。

  从具体数据来看,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1%;而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8%,环比上涨0.2%,PPI环比6个月首先正增长。总体而言,从10月份物价数据来看,CPI维持低位有利于未来政策放松空间的释放,而PPI的环比转正有利于去库存的结束和工业生产企业盈利的改善。

  除此之外,上周五公布的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上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81%。数据显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8月份实现触底之后,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经济在三季度末出现企稳反弹。

  不过,在经济数据继续验证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沪综指却仅以盘中脉冲进行反应,原因何在?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源于投资者预期我国经济增长中枢将长期下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调结构势在必行,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除消费稳定增长外,出口的下行与投资增速的放缓抑制了我国经济未来反弹的力度,因此市场对于我国经济中长期的L型走势基本达成一致。在这种中长期相对保守的预期之下,投资者普遍认为始于9月份的经济企稳反弹并不具备中长期的可持续性,阶段性的企稳并不能扭转经济增速的中长期下台阶,而周期行业的盈利水平难以再重复过往的辉煌,这也就直接抑制了A股的做多力量。

  “城镇化”能否提振A股

  尽管面临转型,但中国城镇化的潜力仍然巨大。在我国经济顺利完成结构转型之前,城镇化由于能够带动足够长的产业链,预计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稳定增长的基石,这或是以周期股为主的A股最可信赖的选择。

  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程定华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体现为以县域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其中原因在于过去三十多年,大部分的建设和投资都发生在大中城市,过半人口进入城市,大、中城市与县城、乡镇的发展存在着悬殊的差异。

  事实上,10月份以来,A股呈现无趋势运动,在为数不多表现优异的板块中,地产股特别是二三线地产股成为当前A股最亮眼的风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对城镇化时代即将到来所进行的提前布局。

  针对城镇化能够给A股所带来的机会,程定华指出,在小城镇化的第一阶段,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受到更大的关注,尤其是在政策趋于明朗的时点会对基建板块造成利好;而在第二阶段,区域性的产业集群逐渐产生效益,但是这个阶段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找到合理的投资标的。在基建相关板块内我们相对看好建材、建筑、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气设备、环保、汽车和房地产。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