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曾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在投资学中,有一类研究者研究的方向就是从历史走势看未来趋势。
比如,在2012年年初,不少研究者发现沪指历史上不曾有过年线“三连阴”,由此判断2012年的收成会不错;
比如,在8月底,不少研究者又发现沪指历史上月线出现五连阴的情况极为少见,由此分析得出9月有望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12年接近尾声,一个重要的“历史巧合”正在浮出水面。成都商报记者惊奇地发现,沪指2003年走势与当今2012年走势的相似度已经高达80%。也就是说,2012年有可能翻版2003年的走势———在年初涨、年中跌都吻合的情况下,年底或将上涨,从而实现年线的翻红。
那么,这一“巧合”能够实现吗?
2003年VS2012年走势相似
在已经过去的近10个月里,沪市2003年的走势与截至目前的沪市2012年走势极为相似,都出现了开年就上涨,5月前后见顶下跌,以及9、10月间展开宽幅震荡的情况。
上涨都在年初
2003年1月6日,沪指见底1311点,随后展开反弹。1月6日为2003年的第三个交易日,在此之前,股市刚经历了为期半年的下跌。2003年初的这波反弹持续了66个交易日,涨幅达到21%。
巧合的是,2012年初的反弹也是从当年的第三个交易日1月6日开始的。2012年1月6日,沪指见底2132点,结束了2011年4月份以来的三波下跌。
2012年初的反弹分为两个部分。1月6日至3月13日,沪指经历了第一波反弹,反弹力度超过14%,这与2003年的情况也比较吻合。
从3月30日开始,沪指开始了第二波上涨,这一时间点与2003年仅相隔3天。3月30日~5月7日,沪指展开第二波反弹,涨幅达到9%。
整体来看,2012年初的这波反弹持续了77个交易日,涨幅达到16%。
纵观2003年初和2012年初的反弹,其背景都是长期下跌后的见底,且反弹的起始点都在当年的1月6日。此外,行情均出现了两波反弹,只不过,2003年的第二波反弹创出反弹新高,2012年的第二波反弹没有创出新高。
主跌浪都从6月起
2003年4月16日开始,股市见顶下跌。6月份开始,指数正式步入跌势,期间大致经历了5波下跌。直到11月13日才出现见底,沪指在该区间跌幅大约有19%,时间长度140个交易日。
2012年5月8日开始,股市见顶下跌。巧合的是,同样是从6月初开始,股市正式步入主跌浪。截至本周,2012年5月开始的这波下跌最大跌幅已经达到了18%,至今经历了111个交易日。
纵观2003年和2012年中期的下跌,其背景都是年初上涨后的见顶,且主跌浪都是从6月份开始的。目前,2012年的跌幅已经逼近2003年的跌幅,但下跌时间较2003年还少了不少。由于2012年行情还未结束,后期股市怎么走还是一个谜。
宽幅震荡神奇重合
需要强调的是,在2003年10月、2012年的9、10月间,指数在单边下跌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宽幅震荡,这有望成为下跌见底的信号。
2003年10月10日、10月22日、11月4日的三根单日放量中阳线成为该阶段三波反弹的标志。从指数运行的角度看,此阶段指数的弱势明显出现了扭转,开始有资金进场做多,且出现了放量,指数处于横盘震荡中。
整体来看,2003年10月的震荡持续了大约18个交易日,随后便是快速杀跌,跌出底部。
2012年9月7日和27日、28日,这两个阶段指数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从图形上看,行情完全扭转了6月份以来的单边下跌,市场明显出现了做多资金,震荡格局得以形成。
整体来看,2012年9月7日至今(10月18日)已经25个交易日,震荡时间跨度长于2003年。
记者注意到,虽然2003年、2012年宽幅震荡行情的起始时间相隔一个月,但震荡图形比较相像。这一阶段,行情忽上忽下,犹如“打太极”一般。虽然2003年打了三次太极,2012年目前仅打了两次太极,但后者经历的时间更长。
2012年怎样收官
2003年底,股市出现反弹,最终让2003年的年线收红。由于2012年至今的走势与2003年十分相像,2012年底会不会也出现类似2003年那样的一波大行情,从而让年线翻红呢?
截至10月18日,沪指2012年年K线下跌3.08%,不过,由于今年还剩下2个多月,市场仍可以期待年线“阴不过二”历史规律继续上演。
纵观历史规律,A股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三年年K线收阴的情况。
1990年至今,沪指共收出22根年K线,其中有12根阳线,12根阴线,整体来看,沪指呈现出上涨态势。
从历史情况看,沪指年K线共有4次出现连续两年收阴的情况,其中前三次的其后一年,指数都出现了上涨。1994年、1995年,沪指分别下跌22.3%、14.29%,而到了1996年,沪指大幅上扬,涨幅高达65.14%。
2001年、2002年,沪指分别下跌20.62%、17.52%,而到了2003年,沪指反弹10.27%,并于随后一年的年初继续上涨,涨幅高达35%。2004年、2005年,沪指分别下跌15.4%、8.33%。而到了2006年,股市出现大幅反弹,全年沪指上涨130.43%。
就以上数据,记者总结出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首先,沪指的年K线是“阴不过二”,在连续两年收阴后,随后一年便会迎来年度性上涨;
其次,前两年跌幅越大,后一年反弹力度就越弱,比如跌幅最大的是2001年~2002年,累计跌幅达到34.52%,随后一年涨幅仅有10.27%;跌幅最小的是2004年~2005年,累计跌幅22.44%,而随后一年涨幅高达130.43%这或许可以如此解释:第二年跌幅收窄、行情企稳,更利于第三年的反弹。
如今,沪指2010年、2011年出现两根年K线阴线,累计跌幅32.89%,这与2001年~2002年的跌幅相差无几,由此分析,2012年的年线翻红仍有希望,但涨幅不会太大。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