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市场筑底的两大标志 A股有望形成第二个历史底部

  编者按:媒体报道称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已没有硬着陆的风险,随着物价上涨趋于温和,中国股市下半年有望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对投资者来说目前正是买进中国股票的好机会。

  ======本文导读======

  【筑底标志】

  市场筑底的两大标志 A股有望形成第二个历史底部  

  1、政策松动    2、经济翘尾因素加新一轮经济建设重新启动期盼

  【市场现三大积极因素】

  一、政策因素 政策松动预期渐强    二、主力布局 基金布局三季度股市投资

  三、半年报行情 填权股拉开半年报业绩浪序幕 后市跟踪三类股

  【走势研判】

  市场已被激活 反弹仍将继续 || 周线“红三兵”预示行情乐观

  资金面“波澜”难改A股强势格局 || 难以摆脱箱体震荡格局

  十字星藏何玄机? || 申万菱信基金:下半年市场整体好于上半年

  郑眼看盘:宏调调控方向难急转 继续逢高减持

  ======精彩阅读======

  市场筑底的两大标志 A股有望形成第二个历史底部

  如果说全流通与高估值铸就了市场6124高点以来震荡收敛格局,应该说市场目前还没有摆脱6124高点产生的余震,市场正在等待打破平衡的力量出现,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A股有望形成股改前后的第二个历史底部 ,仅次于2005年的千点大底。

  过去十年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仿佛一场游戏一场梦。沪指从2245点运行到今天的2800点左右,即使考虑股指虚化的成分,每年仅有1%的增长幅度,仅是GDP 十分之一,储蓄率的五分之一。为什么投资股市不能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股指停滞不前相反的是,过去10年中,A股上市公司家数从数百家增长到目前二千家,总市值从数万亿增加到目前26万亿,中国资本市场巨大的增长是不争的事实。

  大盘为什么停滞不前,如果说上市公司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批企业,为什么投资股市赶不上银行储蓄,更落后于GDP经济增长步伐,中国股市的最根本的问题出在哪里?

  过去20年中,我认为有两个主要问题一直困扰二级市场裹足不前,一是全流通,二是估值问题。看起来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反映了我们自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深度与现实还有巨大的差异。

  第一个问题,全流通问题,因恐惧国有股减持,沪指在2001年铸就了2245点大顶,因股改启动,沪指从千点起步,5年后股指才回到2245的高度!同样因市场“全面解禁”,在2007年铸就了6124点的大顶,从1998年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提出到2008年全流通,跨度10年,全流通一直是悬在A股市场达摩克利斯剑,解禁不等于减持,尽管2009年到2010年解禁高峰已过,但在未来若干年里,我们仍然会因为股东真正的减持再度冲击市场。

  第二个问题,估值问题,表面上看上市公司治理、市场投机造成估值居高不下的原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A股的估值没有完全落地。地在哪?实体经济给了A股最好的参照,横向就是海外市场。

  20年发展的中国股市早期流通股的暴利由于股改而灰飞烟灭,而一级市场的暴利,导致了二级市场的风险在估值修复的漫漫途中逐渐消失。这两大问题的解决逐渐让A股恢复了其投资属性。

  A股投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第一,全流通与估值接轨加快了市场重心下移,但仍然没有摆脱6124高点下来的震荡收敛的格局。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供给的扩大主要是全流通引发的,解禁使得权重股流通量急剧扩大,导致权重股难以抬头,带来市场长期低迷;二是估值在接轨中回归理性,中小板目前40倍市盈率,预计其净利润今年的增长比主板能仅高25%左右,但估值却比主板高150%,尽管盘小具有优势 ,但仍然存在向下修复的空间,包括今年来的IPO多数破发,都是估值接轨在起主要作用。

  第二,做空机制带来市场投资模式变化。去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启动之后,单边做多的模式发生着根本变化,早年市场一边倒的看多观点格局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频繁交易成为机构投资操作手法,市场投机氛围没有降低,反而有加重趋势,平均换手率从09年开始急剧升高,并高位运行。对市场有着稳定器作用的公募基金,有时换手甚至超过的市场平均水平。

  市场成功筑底有哪几个标志?经济看不到硬着陆迹象,但市场的估值已经硬着陆,短线看市场在强力反弹,更多的还是在筑底途中,能否成功筑底主要取决于二方面:第一,政策放松,加息周期结束,经济因投资拉动进入新一轮上升期,这是市场启动的驱动因素;第二,经济翘尾因素加新一轮经济建设重新启动期盼,成为市场上升提前反映预期的催化剂。

  (作者系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