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汇丰PMI数据再度回落,说明“宏观经济在7月份已见底反弹”的判断并不正确。 张泽红 制图
汇丰中国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和Markit联合制作的8月份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比7月份终值下降了1.5,创下了继2011年11月(该月PMI终值为47.7)以来9个月的最低值,并连续10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以下。
PMI是一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如果高于50说明经济处于扩张态势,反之说明经济处于萎缩态势。区别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月1日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也被称为“民间PMI”。
汇丰PMI终值曾一度在7月份攀升至49.3,但8月却出乎市场预期大幅下滑,对此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主要受外需疲弱影响,8月汇丰制造业PMI完全逆转了7月温和回升的走势。”
分析人士指出,外需疲软拖累制造业投资,政府或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使经济企稳回暖。
外需大幅下滑拖累
在昨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中,全部11个分项数据,除成品库存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余包括产出、新出口订单、就业、价格等其余10项数据均处于萎缩或下降的不景气区间。
细看数据,汇丰PMI数据8月份大幅放缓主要受到了外需大幅下滑的拖累。8月份初值中的新出口订单和新订单指数双双出现大幅滑坡。
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最为引人关注。8月初值为44.7,较7月份的48.2出现大幅滑落,创下2009年3月以来41个月新低。
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陡降的贸易数据已印证外需惨淡。7月中国出口1769.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今年1-7月中国出口11312.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商务部上周也曾表示,受欧债危机持续的升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预计下半年中国外贸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屈宏斌表示,新出口订单萎缩预示出口下滑将继续冲击制造业,为实现稳增长和稳就业目标,未来数月必须加快政策放松步伐,扩大基建投资规模。
包括内外需在内的新订单指数也降至46.6,较7月的48.9下降2.3,并创下9个月以来的新低。新订单指数同时拖累8月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再次回落到萎缩区间,较7月下滑3个百分点至47.9,是5个月以来的最低位。
受通胀持续走低的影响,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收缩区间,其中库存指数则大幅逆向上升,显示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产成品库存上升至2004年有汇丰PMI数据系列以来的高点。这一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去库存仍在继续,这与此前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下跌相一致。
从就业情况指标看,8月份中国制造业用工数量结束连续5个月的下降,47.7的数据与上月持平,但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萎缩区间。由此显示,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稳投资”之争
上月汇丰PMI反弹创下5个月新高,市场普遍认为政府前期的宽松政策开始见效,经济将触底反弹。但昨日公布的8月份数据超过市场预料出现大幅滑落,显示中国经济仍未触底回暖,再次打击了市场信心。
野村证券在昨日发布的报告中分析指出,中国7月份出口表现疲弱可能会持续到8月份,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在汇丰PMI中所占比重大于官方PMI,这导致8月份该数据下跌。此外,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在汇丰PMI中显现不如在官方PMI中强烈,因为前者调查更侧重于私人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前期出台的稳增长举措目前尚不足以使经济企稳,工业生产总体水平景气不足以维持经济达到7.5%的全年目标。不过最新数据可能强化政府适度宽松的决心,甚至有加强的可能。
屈宏斌就表示,外需疲弱继续拖累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也仍在下行通道,稳投资、稳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基建投资的加快。目前15%的基建投资增速尚不足以逆转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的趋势。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果,政府不太可能再次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观点是,财政刺激投资虽可让年内GDP读数回升,但此回升无法持续,当前中国经济不景气的根源在于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过高,应该让人民币贬值帮助企业,“若汇率不调则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济都可能在底部反复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