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融资功能属于小额定向融资,融资额有限,对二级市场扩容影响很小
●首批除北京中关村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三园区
“新三板”市场相关建设方案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将设立,为试点园区企业提供股份报价转让等服务,首批进入试点的为包括北京中关村在内的四个国家级园区。(点击查看>>>新三板概念股名单)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3日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稳妥实施”的原则,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逐步将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试点范围,为试点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等服务。
首批扩大试点除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
上述负责人介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俗称“新三板”)定位于为成长性、创新性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定向融资服务,这将有利于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市场有疑虑认为“新三板”推出后可能引起市场扩容导致股指下跌,这位负责人表示,“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属于小额定向融资,扩大试点后,融资额也很有限,对市场扩容影响很小。
从中关村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情况看,6年来挂牌公司100多家,定向增资总额只有17.29亿元,公司单次融资规模也只有几千万元。同时其二级市场流动性并不高,2011年平均换手率只有2.93%,涉及的资金量较为有限。
“‘新三板’建立以后,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面,将有利于缓解交易所市场的发行上市压力,稳定市场预期。”该负责人说。
同日,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昨日在出席公开活动谈到场外市场建设情况时也表示,从中关村试点经验看,场外市场的建设将资本市场服务范围从原有的中型及以上企业扩大到中小型企业,尤其是迅速成长的高科技中小企业,从而形成了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明确的分工。
同时,挂牌企业在中关村代办系统挂牌之后获得了资本市场服务,体现出了规范效应、融资效应、并购效应和广告效应。另外,场外市场建设还为VC和PE等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新三板”落子津沪汉
证监会周五正式宣布“新三板”扩容获得国务院批准,除了已有的北京中关村园区之外,天津滨海、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三个国家级高新园区将获得首批扩大试点资格。
扩大试点后的“新三板”也有了正式的名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一机构将负责“新三板”市场的运营管理工作,并从目前的证券业协会分离出来。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了解,其办公地点与证监会所在的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仅隔一个十字路口。
“新三板”不会造成市场扩容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精神,“新三板”扩容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稳妥实施”的原则,逐步将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试点范围,为试点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报价转让服务。
与沪深股票市场相比,“新三板”挂牌的不是上市公司, 其融资功能、流动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一市场的挂牌门槛低、审核效率快,成本也很低,是一个低层次股票市场,类似于美国的OTCBB。按照中国证监 会官方的说法,“新三板”定位于为成长性、创新性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和定向融资服务,这将有利于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
事实上,“新三板”扩容试点上个月就已经获批,但没有立即发布消息。周五在宣布该消息的同时,证监会有关负责人重点强调了“新三板”不会对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构成冲击。
这位负责人表示,“新三板”的融资功能属于小额定向融资,扩大试点后融资额也很有限,且仅限合格投资者,对市场扩容影响很小。从中关村园区的试点经验来 看,6年来挂牌企业仅100多家,定向增资总额17.29亿元,单次融资规模也只有几千万。其二级市场流动性不高,2011年平均换手率只有2.93%, 涉及的资金量有限,“新三板”建立以后,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面,将有利于缓解交易所市场的发行上市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完善市场结构意义重大
2009年创业板设立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上市热情不减。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数量众多,资金需求迫切,证券化欲望强烈;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资本市场结构失衡的因素——底层市场缺失,无法满足中小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些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在主板和创业板排队等待审核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先在“新三板”挂牌。有的券商则打算把自己IPO业务的储备项目推荐到“新三板”。
这部分企业普遍销售收入和利润并不多,比如只有三五千万的净利润,且波动很大,上创业板很勉强。即使勉强上市,花费很大成本之后,今后如果业绩表现不好,再融资基本没有可能。
也有少数企业的上市动机是纯粹的证券化,为创始人和股东套现创造条件。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经济环境很差,不少企业主事实上已经丧失了继续做实业的信心,他们挤破头要上市,仅仅是冲着证券化的溢价。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新三板”挂牌虽然融资规模、流动性和估值都不堪与交易所市场相比,但因已经跨入资本市场大门,规范治理的要求与主板市场无异。经 过一段时间运行,市场逐步认可其质量,实现定向融资并非难事。同时,这样一种方式也有利于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形成共赢局面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