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本周逆回购到期量巨大,共计3730亿元将集中到期,尤其是在本周,2050亿元逆回购将分别在周二和周四到期,市场资金面又现紧张。但令人意外的是,周二银行间市场央行仅进行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无法抵消本周逾千亿元的资金到期,使得公开市场并未延续净投放态势。
连续两周,央行上周三与周一的正回购操作询而未发,这种上下难取、“欲言又止”的态度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市场普遍分析称,央行持续在正回购操作上询而不发,显示出管理层对市场资金面的试探。宏源证券(000562)认为,之前央行同时对正回购和逆回购询量,主要是想对市场流动性的松紧程度进行摸底。询量的结果表明,市场资金面仍然偏紧,7天回购利率仍在3.26%附近,最后出了少量逆回购,央行还会进一步降准。
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本来周一受到大行获得准备金退款的影响,流动性出现松动,各期回购利率出现下滑。但退款无法抵消本周大量的到期资金,逆回购也大幅缩水,昨日短期回购利率再度出现回升。隔夜和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上涨17.03和0.46个基点,达到2.6445%和3.2803%。此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昨日数据显示,短期限品种小幅上涨,中长期略有下降,整齐波动幅度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降准迟迟未能兑现,近来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正出现一定分歧。外汇占款低增触发降准预期,在招商、东海证券等机构本周继续表示看好央行7月中下旬兑现降准预期的背景下,中金公司却在本周一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提出了一个较为不同的观点。中金称,6月下旬以来,央行持续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来缓解资金面的紧张,采用逆回购的频率和时间都超过了此前两次。而央行在上周末并没有如市场预期那样下调法定准备金比率,如果本周不宣布,则本月下旬执行的可能性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