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沪深两市小幅低开,经过短暂震荡蓄势后,多头逐渐发力,大盘触底回升,酿酒、电力设备、电子科技、新能源、地产等板块个股领涨,午后热点继续扩散,水泥、券商、保险、银行、有色金属、煤炭等蓝筹相继发力,市场量能同比放大,推动大盘快速攀升,沪指上穿10日均线,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688.25点。
首先、虽然6月CPI可能会由于干旱、猪肉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影响再创新高,但央行连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手段收缩货币,银行新增贷款继续回落,宏观调控效果继续累积发酵,中央政府加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疏导物流运输流通环节,CPI中构成要素总体上涨趋势逐渐减弱,同时5月份以来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都将有助下半年国内通胀回落,减弱市场对中国通胀何时见顶的担忧;同时外围环境有转换迹象,虽然美国经济放缓、希腊债务危机悬而未决可能将欧洲拖入衰退境地,但从目前看积极迹象已经出现,①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全球汽车、电子科技产业链重新恢复,欧美日经济增长将会有所好转,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都降低了欧美经济复苏面临的通胀危险;②希腊内阁重组,德国松口改变前期强硬立场,希腊债务危机初现转机。其次、市场迎来政策底和估值底,银监会出台贷款新规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住建部要求各地保障房建设11月前全部开工,工信部密集调研中小企业生产状况,到我国允许发行企业债融资建保障房,都预示着宏观调控开始由紧缩调控向有保有压过渡,政策底已经显现;同时金融、地产、煤炭、石油石化等为代表的沪深300个股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市场中长线投资价值相当明显。最后、经过持续杀跌调整,市场量能持续萎缩,抛压已经大幅减轻,资金流出趋势已经开始逆转,而社保追加入市资金,保险资金开始增仓,中国石油(601857)大股东增持股份,中国神华(601088)回购股份,表明长线资本认同目前市场价值,入市步伐逐步加快;而盘面上地产、煤炭、石油石化、银行、券商、汽车、机械、水泥等板块资金流入明显加快。综上所述,随着各种负面因素消化,积极因素累积发酵,市场信心和资金流已经开始逆转,大盘正在构筑底部的右半部分了。
1.上海证券报报道,工信部22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文件显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工信部将对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以进一步确定《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支持方向。分析人士表示,《规划》一旦出台,必将再掀一波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
2.“十二五”开局之年即将过半,“十二五”能源专项规划也公布在即,一些关键性的指标数据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但针对各界关注的“十二五”能源控制总量目标,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昨日在论坛间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该目标仍在讨论中,尚未确定。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强调,中国将主要依靠市场经济手段,辅助以行政等其他手段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韩文科昨日透露说,“十二五”能源领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障供应的同时,逐步实现能源发展转型。
3.上海证券报报道,为了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年内将密集出台一批中药产业政策,包括年内必须完成的常用中药材国家收储,以及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和中药材溯源制度等。另外,《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作为一项重量级中药产业政策也将推出。
4.上海证券报报道,昨天,公开市场操作室向全体一级市场交易商发出公告,于周四公开市场暂停央行票据发行。前次央票发行被暂停的时间为今年1月中下旬,当时正处在春节之前。央票暂停发行主要是迫于短期流动性压力。本周,为应对准备金缴款和银行月末的“中考”压力,资金需求井喷,短、中、长三类期限资金价格全线飙升,1天、7天等短期回购利率升至7%以上,并持续数个交易日。但是,市场资金供给有限,尽管资金价格高企但仍无法满足需求。本周二、三,市场接连传闻,央行开始向一些大行进行逆回购操作,以解燃眉之急。
5.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记者昨日从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国家能源局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第二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准备工作,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标,总建设规模将在150万~200万千瓦之间。
6.第一财讯,汇丰中国6月23日发布制造业PMI的预览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1,制造业产出指数录得50.0,均创11个月新低。
7.中国证券报报道,继5月份20家上市公司连续获股东增持后,6月A股市场再现大股东增持潮。据WIND统计显示,6月2日至22日,A股市场共有11家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合计增持8906万股,涉及金额12.27亿元。在获得增持的11家公司中,3家为沪市主板,2家为深市主板,6家为深市中小板。
第一,日本地震影响全球产业链,欧债危机反复,欧美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威胁,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剧烈,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则有助于减弱中国输入性通胀。第二,为了严控通胀上升,一方面、央行通过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各种手段收缩市场过多流动性,切断通胀上升的货币基础;另一方面,气候异常,为了扩大各种生活物资特别是农产品(000061)供应,下拨巨额资金抗旱,严厉打击囤货投机,规范市场秩序。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600405),一方面,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和经济性适用房建设,减弱房地产调控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合理配置,培育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随着各种政策发挥作用,通胀逐步得到控制,经济转型加快进行,以及社保、产业资本等长线投资者积极入市,大盘中长期趋势向好不改。
机构来源:科德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