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798:工厂代码变文化符号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光辉历程,作为执政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民生的稳步提升是其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国强民富更是其执政智慧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早在全国胜利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表达了这样的态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600628)。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很多转型,而这种转型,不是穷则思变,而是顺势而为。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报将对这些重要转型事件进行梳理,见证彼时艰难而智慧的抉择。今天,让我们见证798老厂区的转型。

  50多年前,国家重点电子基地718联合厂在京东酒仙桥地区开疆辟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片基地迎来国企转制;之后,配合整个中关村(000931)电子城(600658)科技园区的改造,718联合厂部分业务开始关停、合并、外迁,一批艺术家开始入驻这些被闲置的大院;2006年,798艺术区成为北京市首批挂牌文化园区之一,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成为蜚声国际的当代艺术园区。而今,站在急速发展的十字路口,798又将如何选择?

  邂逅在转型 40年工厂一朝变画室

  正如英国当代艺术中心总监飞利浦·多德所说:“从伦敦,到纽约,到巴黎,每个关心艺术的人都在谈论北京的798。”当代艺术是国家形象的当代标识之一,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超越国界跨越领域的创新之战和文化之争,中国要从低成本的中国制造走向高产出的中国创造,798既经历了这个过程,也见证了这个过程。

  上世纪90年代,798艺术区前身718联合厂面临转制和业态调整,一批艺术家开始像飞鸟一样汇集到这里。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率先设立个人工作室,圆明园地区艺术家陆续迁入798和宋庄,海外回流艺术家“归巢”扎堆798和周边地区,在朝阳区这片老工业基地上,艺术之花开始滋长。

  有关798的具体身世,曾经参与798园区建设的艺术规划专家林天强娓娓道来:“798艺术区的土地来自于50年前的新中国工业建设热潮。1952年,国营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718联合厂)由周总理亲笔批准建设,1954年起,前民主德国副总理带领着全民主德国44家院所最好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了718联合厂工程后援小组,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是‘一五’期间建设的157个重点项目之一,也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三大摇篮之一。1964年,四机部(即电子工业部)撤销718联合厂建制,成立了部直属的706、707、718、797、798及751厂。”

  在园区上世纪50年代东德援建的包豪斯建筑内外,随处可见斑驳的朱红色标语,它们似乎也呈现着时代车轮碾过的痕迹。从早期的工业化时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每个时段都有需要写在墙上的座右铭。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大潮光临这片土地,产业调整、人员精减。而在国营企业重组之后、新规划出台之前,大批厂房被闲置下来。随着工人们下岗的下岗,转行的转行,这片曾经承载过工业化大生产梦想的土地,一度安静得让人心慌。

  而看似不相干的事物,内在都可能有着必然的联系。就在798厂区门可罗雀的同时,一批喜爱绘画的人们正寻找着可以供他们短暂落脚的地方。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从繁华的王府井(600859)街原址搬离。在2001年进入望京新校园之前,师生们在大山子北京电子器件二厂过了六年的教学期。2000年,中央美院雕塑系老师隋建国和于凡在706厂租了一个80平方米的工作室。2002年初,一个名叫罗伯特的美国人又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并将其改成前面是画室、后面是画廊的格局。之后,一些经常与罗伯特交往的艺术家也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来“栖”。随着时间的延展以及空间的再造,更多的艺术家、绘画爱好者不断慕名而来,在798工厂区域举办各种艺术展览与学术活动,大量艺术机构纷至沓来。原先轰隆隆的工厂,俨然成了艺术与创意文化的集散地。

  电子大楼挣钱快 艺术画廊拆还是不拆?

  798艺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国华对798做了专门的研究,为什么就在朝阳区这片地方能够形成一个当代艺术区?他认为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从地理上看,798位置特殊,貌似已经接近五环的偏远地区,20年前却并不是荒地,反而是工业重地,而且距离使馆区、外事机构集群非常近。”张国华介绍道,在上世纪90年代,位于圆明园的一个自发形成的画家村被撤销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漂画家有的去了宋庄,有的来了798,在上世纪80年代“出海”的一批艺术家也开始回流,加上中央美院的影响,口口相传,大家都来到了这里。“从硬件上看,这里是当初为研制精密仪器建造的房屋,厂房内均有7米多高的挑空、1/4球状的屋顶,再加上北面采光的稳定光线与安静环境,艺术家可以在这里实现改造,非常符合他们喜欢的LOFT的生活方式。”

  由于房价很低,这些曾经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艺术家们像发现新大陆(000997)一般,沉浸在宽大敞亮的798工厂内。白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室内创作;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聚会聊天。在这个小圈子中,人们自得其乐。

  事实上,这种怡然自得的创作生活一度差点被打破。本世纪初,由联合厂重组而成的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七星集团”)本想临时出租用地一两年,并规划将来在这里面重建一个电子大楼。而随着上世纪末电脑进入家庭的趋势愈发明显,电子大楼的预期利润也非常可观。在这个当口,要楼还是要画,成了问题。

  “拆还是不拆?当时政府、国际、社会上都很关注这片自发形成的艺术家集群的去向,作为政府来讲,一定要从建设文化中心城市角度出发,坚持文化优先。当代艺术在当时虽然是新兴事物,很前卫,但这种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中国人民的文化素养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当然,如何保护这种新型的文化艺术,对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 原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回忆道。在他看来,当年要将798开拓成文化集聚区需要迈过很多坎儿,企业的业务结构要调整、各方利益要协调、艺术家心态要兼顾,那些从革命时期就跟着党走的老工人们的情绪也要照顾。

  最终,在并不太理解当代艺术的老工人家属区的环绕中,一批前卫、新锐艺术家毗邻而居,艺术集聚区保住了,798有希望了。

  踏准“鼓点” 进军首批挂牌文化园区

  2006年,798立园。立园之初,百业待兴。朝阳区为798成立了领导小组,园区也在2006年正式挂牌,成为北京市首批挂牌的文化园区之一,并由政府和七星集团联合成立建设办公室,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工人们的情绪问题。

  “我印象中,在2002年当代艺术刚呈自由状态发展时,798旁边的老工人们就有看法,完全不理解,他们是几代人都生活在这里,很多人留恋老企业的时光。”张国华回忆道。据其介绍,在798立园后的两年里,他们做了大量邀请老工人重访798、共同为798出言献策的工作。如今园区的游客中,每逢周末仍会出现不少已经离开的工人们的身影。

  “现在798里面开店的有些就是原厂的下岗工人,有的还做起了画廊。在企业业态转型中,798也做出应有的贡献。”吴锡俊回忆道。

  确立班子之后,园区决定向社会广纳贤才共建798。用林天强的话说,最初他与798结缘只是“在里面玩玩话剧”,但是因为身为电影导演博士,又有艺术资本协会和企业管理的经验,加上他出生在四川的国企世家,这家国企在上世纪90年代也面临与798老厂相似的问题而倒闭了,因此他认定成立当代艺术园区对798而言是全新的机遇。在他印象里,曾经就如何发展园区的经济功能以解决老工人的社保问题,如何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当代艺术,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

  “七星集团作为电子类军工大型企业,集中了中国大批技术精英,改革重组时产生了1.4万名下岗离退人员,对企业形成巨大压力。如果这里建一个电子基地大楼,很快就能挣钱了,从这个角度讲,七星集团服从北京市发展大局,牺牲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说,文化园区不应只有经济功能,社会和文化功能是买不来的。从2006年以来798保持了健康发展的势头,证明制度安排是正确的,总方向也是正确的。”吴锡俊感到很欣慰。而当时为了协调企业利益,北京市也特别为七星集团另批了一块地,用于建设电子生产基地。

  作为首批挂牌的文化园区,798的发展也正踩在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鼓点上。在2006年当年,798就享受到了北京市35条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北京市为其制定了专项管理政策,仅挂牌当年基地环境改造、公开服务平台建设市政就投入了几千万元。而2006年至今,政府累计为798投入资金1.5亿元。并对798实施了准入制度,跟艺术无关的企业不得入驻,直接腾退了里面丛生的杂牌业态,让798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园区。

  产业升级 有人离开有人排队等着来

  园区的定位清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画廊、各类艺术衍生品、品牌店蜂拥而至,798由艺术家群落朝着艺术展示交易中心的方向迈进。然而,因为地租上涨、竞争过于激烈的因素,部分第一批进驻798的艺术家带着行囊离开了。

  “商业味儿太浓了,租金太高了。”艺术家们临走时留下这样的话。其实他们也知道,即使是在法国左岸、美国SOHO,艺术也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时的798园区,对一座城市和企业的运营来讲是不够的。这涉及到政府对798的定位问题。”吴锡俊说道,当代艺术市场就目前而言是不健全的,还没有承载艺术产业的一些功能性区域和品牌性的企业,艺术品的投资和交易功能要在798实现,所以会慢慢从单纯的创作为主转变到投资交易为主。

  2006年刚立园时就入驻798的唐人画廊总裁郑林,对798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当时798办公室给我们画廊的租金是一天1.8元/平方米,对艺术家工作室的租金是一天1.2元/平方米,非常便宜。现在我们的房租涨到了一天2.5元/平方米,但考虑综合物价成本、管理成本的上涨趋势,这个价格仍然能够接受。金融危机期间,园区给我们减免了两三个月的房租,这种态度非常可贵。”郑林回忆道。

  而在郑林看来,在资本运作的艺术圈内,艺术家进进出出,画廊更新淘汰都是正常的。即使在美国SOHO区也是这种法则,没有实力的艺术家、做得不好的小画廊也基本留不住。“现在的情况是,的确有人走了,但想进798的人更多。”

  吴锡俊则认为,最初时,798的房屋是空着的,那时的租金价格不能成为后来火爆地区的价格参照,事实上,即使到现在798出租给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的租金与商业地价相比都是极其便宜的。在张国华眼中,798如今画廊猛增到170多家的格局,则是自然生态的调整。随着798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看画、买画的人越来越多,画廊机构群拥而至,交易、展示的需求量上涨,地价上涨的背后是市场规律。

  以点带面 798卫星城正在形成

  “一些艺术家现在也可以在798周边寻找到原先798那自由、实惠、宁静的创作空间,这是一个集聚区功能外溢的过程。泛798地区正在形成,在崔各庄、来广营、环铁地区,政府也为艺术家开设工作室做好了引导。而这些地区,又依托了798的辐射力。” 吴锡俊表示。

  “离巢”的部分艺术家来到宋庄。宋庄跟798的轨迹类似,1995年10月,北京圆明园画家村解散后,一部分艺术家集体搬迁到小堡村,奠定了这里艺术聚集的基础。到2006年,规模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截至2010年,经过13年的发展,宋庄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值2.5亿元以上,集现代艺术作品创作、展示、交易和服务为一体的艺术品市场体系,相关的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以及基础设施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位于朝阳区东北部城乡接合部的崔各庄,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文化创意也是其发展方向,以高端艺术机构林立为特色的草场地文化艺术区,以大规模艺术家工作室集聚为特色的索家村、费家村艺术村落,以“土地+艺术”为核心理念的何各庄文化新村等,全乡目前汇集了500多家文化创意机构、工作室和近2000名艺术家,是朝阳区乃至北京市又一个规模化的文化艺术群落。

  而事实上,无论艺术家还是热爱当代艺术的人们,还在继续寻找着798周边聚集的可能性。环铁艺术区的房子原先很多都是为铁路运输堆积货物的旧仓库,从2004年起开始转租给了艺术家。环铁的房子租金便宜,距离798艺术区又不远,于是渐渐聚拢了人气,现在看起来,倒像是798的一个卫星城,画家在这里的工作室创作,再多走几步路就可以拿去798的画廊交易。“和其他艺术区比起来,这儿安静,空间大,很适合搞创作。”一位艺术家在博客里写道。

  就七星集团而言,作为上世纪最后一批陷入困境的老国企,到2007年,七星集团实现扭亏为盈,在电子化生产和文化经营上双重发力,去年,七星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一个老国企发展到今天实为不易,798在走过几年之后就已经不是他们的累赘,反而为他们加分。”张国华介绍道。

  跨界生存 798是大家的798

  798艺术区管委会正在打造交易和研究的新设施,他们想拓展艺术展示之外的全新功能,提升798的综合能力。但从政府成立“798艺术区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步伐看,798是宽容开放的,它的走向不由一个人、一个机构说了算,园区每个组成部分的能量、抉择都将左右798的未来。

  从798艺术区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艺术区内聚集了各类机构450余家,其中艺术类机构约200余家(其中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艺术机构45家),画廊签约艺术家超过2000人;创意类企业也占据近200家份额,旅游服务类企业也接近50家。每年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超过2000场次,接待中外代表团和国内外游客超过200余万人次。798,正由画家群落、展示中心,逐步转变成为一个艺术综合体。

  分子的力量是无穷的,798的未来道路也许不由一两个人决定。在798不断升级换代的驿动中,政府的引导、机构的决定、企业的取舍,都正影响着它未来的世界地位。

  也许正因此,798艺术区管委会为了充分调动艺术家参与园区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政府、企业、艺术家联合建设,成立了由园区内外著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等组成“798艺术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名录上,有一批赫赫有名的画廊机构代表列入其中。

  2011年,798业主七星集团成立的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公司宣布进军话剧表演,目的就是开发艺术展卖之外的其他文化业务。投资公司负责人陈勇利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平衡798的业态。 去年798全年人流在180万-200万人次,3-10月黄金时间周一到周五在五六千人,节假日能达到3万人流。同时,798蓬勃的人气已经吸引了诸多餐饮休闲业态进入,目前已经集聚了20多家,以至于后期他们已经拒绝店家进驻。“应该说白天的业态比较成熟了,我们正在考虑让这批人流成为剧场的消费群。让欣赏完艺术的人们可以坐下来喝喝咖啡,晚上看看演出。”陈勇利表示,由于附近已经有星美等影院,因此小剧场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话剧观众跟艺术圈也比较接近”。他们将先在园区内做一个剧场,寻找市场的规律。

  “政府对798有总体规划,但心态是宽容的,只要符合艺术定位需求的业态都可以发展。”张国华说道,事实上,798已经做过许多个论坛和艺术节,拍影视剧、广告的也很多,各种机构和品牌的发布会也不少。在当代艺术的方向上,管委会考虑到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上身价和地位显赫的现状,通过规划引导园区发展,拟建一个五星级的创意大厦,配合强硬的安保措施,用于珍贵艺术品的拍卖、展示、交易。另外,管委会还要筹建一个公益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对重点艺术品进行收藏、展示和研究。“未来交易区会占到园区10%-15%的面积,在展示交流中心之后,798要成为交易中心和研究中心。” 张国华称。

  而在郑林看来,能否持续推出高品质的重要展览,是决定798成为国际当代艺术样板区的关键所在。798搞画、搞话剧、玩电影都没有问题,但都要追求品质,才能衬托身份。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13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