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试水深中通道 深圳打开后门拥抱大珠三角

试水深中通道 深圳打开后门拥抱大珠三角

翟超/制图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深中通道将密切珠江口两岸的经济联系。以前的深圳可谓是“眼睛向外”——依靠政策优势招商引资、依靠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对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并不依赖;而现在的深圳则需转头向内,尤其是深圳目前着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都需要珠三角提供市场。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了一则颇具深意的消息,“深中通道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确定了路线走廊方案,防洪、通航、航空等20多项专项论证全面启动。”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搁浅多年的深中通道将确定倾向于深圳的方案,且同时进入落实阶段。

  从当初在港珠澳大桥选址上受挫,到如今深中通道的方案初定,这条连接深圳和珠江口两岸的通道,从源起到启动论证,可谓经历坎坷,而其历程更是暗藏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微妙博弈。如今再度提上日程,意味着这种博弈更趋激烈。

  深中通道9年之痒

  深中通道,这个对不少人还略显陌生的名词,全名为“深圳-中山跨江通道”,其源起还需从港珠澳大桥说起。

  2003年7月,国家发改委论证报告完成,确定兴建港珠澳大桥。2004年底,交通部向外界表示:港珠澳大桥确定“单Y”方案,即由香港直接连接珠海、澳门方案。这意味着,期望借“双Y”方案直接联通珠江西岸的深圳被排斥在外,这也加剧了深圳将在大珠三角融合中被“边缘化”的担忧。也就是在当年,“深中通道”被提上议程,但因种种原因搁置。

  在2008年的深圳“两会”上,深圳市政协百余名委员联合签名提案呼吁修改港珠澳大桥“单Y”方案,重新选用“添足”深圳的“双Y”方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如愿。于是,被简称为“深中通道”的深圳-中山跨江通道再次被摆上桌面,成为深圳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深圳-中山跨江通道即被列为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但因避免与港珠澳大桥重复建设等原因,深中通道被暂缓推进。

  至2010年,深中通道又一次浮出水面。广东省政府同意成立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发改委、深圳市政府、中山市政府等单位参加的推进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协调小组。但在进行方案讨论时又生分歧。深中通道的基本方案为A方案,直接从江中高速接深圳机场南,B方案则要绕经广州南沙港区,C方案需接常虎高速。从直线距离来看,A方案最短且对深圳最有利,但不经过广州,因此广州并不同意A方案。

  “A方案显然是最为合理的”,在多年来一直积极呼吁推进深中通道的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看来,从2003年至今,在港珠澳大桥设计方案将深圳“抛弃”后,深圳已经“被欺负”太久了,深中通道的建设目前看来也十分迫切。

  目前,珠江口东西岸的陆路连通主要依靠虎门大桥,而每年10%左右的车流量增长也让人担心大桥即将进入饱和状态,而深中通道的建设恰好能够满足虎门大桥车流量饱和后的巨大运输需求。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深中通道建成后,将弥补港珠澳大桥未采用“双Y”方案的遗憾,缩短运输时间,密切珠江口两岸的经济联系。深中跨海大桥如若建成,也可解决当前珠江口西岸跟东岸的唯一通道——虎门大桥的饱和问题。

  去年,时任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也表示,由于港珠澳大桥选择“单Y”方案,到不了深圳,没有解决珠江东岸、西岸的战略联系问题,建设畅通的新通道是促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实现珠江口东西岸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

  不过,中山大学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也表示了担忧:欧美经济如果持续不景气,出口下降甚至保持低迷,那么投资上百亿的深中通道的建设必要性则仍需考量。

  珠三角城市微妙博弈

  林江对记者表示,泛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竞争与博弈关系。而从港珠澳大桥的“双Y”与“单Y”方案之争,到后来深中通道的搁浅,直至近年来深中通道的落点方案之争,则是这种关系的突出表现之一。

  “以深圳目前计划单列市的地位和财税体制,并不利于其融入珠三角,这是先天条件决定的。”在丁力看来,由于深圳属于计划单列市,其财政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而其在行政上又属省辖,深圳的处境有些尴尬。

  有专家认为,从广东省的角度看,无论是财政贡献,还是对其他城市的经济带动力,深圳都难以和广州相比,因此在一些规划和政策上,省政府自然会偏向广州。

  而深圳民间也早已认识到这种尴尬地位,要求申请深圳直辖的呼声一直未曾间断。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恒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敬德公开提出,深圳已具备成为直辖市的条件,“因为深圳的GDP和财政收入都超过了天津和重庆”。近日,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则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出面辟谣:“深圳面积很小,不可能成为一个直辖市。且深圳市委、市政府从未申请成为直辖市。”分析人士表示,这些都是深圳在表明融入珠三角的决心。

  “深圳首先是珠三角的深圳、广东的深圳,然后才是全国的深圳、世界的深圳。”丁力表示,以前的深圳可谓是“眼睛向外”——依靠政策优势招商引资、依靠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对珠三角的其他城市并不依赖;而现在的深圳则需转头向内,尤其是深圳目前着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都需要珠三角提供市场。

  “现在珠三角地区面临的难题是,在广东省的发展定位中,既要考虑深圳这个计划单列市,又不能忽视香港、澳门的利益诉求。”丁力表示,目前看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在发展思路上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从大珠三角的角度全盘考虑,也没有想清楚如何与其他城市分工合作。这些,都是大珠三角地区未来能否真正成为国际级城市群所要面对的考验。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