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两市无量震荡,近乎平盘报收,盘中反弹继续受到5日线压制。股指期货强于现货市场,两市高开,开盘后震荡下行,沪指跌破2380点后企稳,随后一度快速拉升,但冲高无力,又快速回落,午后逐渐走低,沪指创全日最低2372点后反弹,并最终在开盘价附近收盘。沪指收盘报2383.03点,涨0.12%;深成指收盘报9884.70点,跌0.02%;中小板综指涨0.09%;创业板指数涨0.39%;沪深300指数收盘报2573.32点,涨0.13%,股指期货IF1112合约收盘价为2585点,涨0.47%。两市成交变化不大,沪市成交金额464.1亿元,深市成交金额498.8亿元。
盘面观察,市场约四成半个股上涨,非ST个股涨停5只,东方金钰(600086)、国中水务(600187)、九安医疗(002432)、新界泵业(002532)、神农大丰(300189)涨停。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医疗器械、农林牧渔、供水供气、环保、酿酒等板块涨幅居前,传媒娱乐、化纤、物资外贸、房地产、电子信息等板块跌幅居前。农业股活跃,丰乐种业(000713)、登海种业(002041)、荃银高科(300087)等涨逾6%。大市值股涨跌互现,中国石油(601857)涨0.73%,中国人寿(601628)跌1.37%,贵州茅台(600519)涨1.85%,中国神华(601088)涨逾1%。创业板和中小板与大盘同步。
技术上两市股指继续萎靡,盘中5日线依旧形成压制,不过,连续阴跌令市场超卖严重,多头力量不断积蓄。另外技术指标MACD指标绿柱缩短,跌势似乎将要改变;KDJ指标维持超卖;布林线开口放大,但股指开始离开下轨,预示下跌概率减小。总体而言,全面放宽政策预期降温,市场参与热情不高,但场内资金还要挣扎,年末的基金排位战可能会刺激个股行情的出现,从而带动市场活跃。而盘后公布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意见征求,可能会打击创业板和概念炒作,但大盘蓝筹或许会迎来机会。
陈德铭: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8日在出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大会时表示,中国今年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或在5.5%左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仍将保持在9%以上,但明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他认为中国经济明年将面临下行风险。伴随欧债危机的持续,国际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下行压力正在加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体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但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全球整体流动性宽松作用下,通胀压力仍存;明年农业生产的成本持续升高,要保持高生产增长难度增加;一些在建项目将遭遇融资难的问题,投资情况不乐观;企业生产或面临困境,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这将会影响居民收入增长并抑制消费。另外,若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将会回击;与中国发生贸易纠纷的国家将遭受更大损失,因为中国对外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简评:继世行、统计局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后,商务部部长也提示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了,还同时指出明年“通胀压力仍存”、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增长不乐观。这幅黯淡的前景图显然不利于投资预期,尤其通胀压力制约了政策放松的程度。而其首次强硬回应贸易保护措施,或许会有助于出口增速回暖。
创业板拟新增两退市条件 设“退市整理板”
深圳证券交易所28日公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创业板现有的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增加了两个反映公司规范运作情况和市场效率的退市条件。一是“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即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三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二是“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即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同时,征求意见稿缩短了现行“净资产为负”和“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两个退市条件的退市时间。其中,触发净资产为负退市条件的,一旦经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公司净资产为负,则其股票暂停上市,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则其股票终止上市退市时间分别缩短一年和半年;一旦出现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情形的,将终止上市,由原本的出现两次调整为一次。同时,取消“退市风险警示处理”,将实施“退市整理期”制度,设立“退市整理板”。
简评: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十分必要,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创业板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创业板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培育理性投资文化,同时也将对主板退市制度的改革完善发挥探索示范作用。这对于市场估值体系的重塑和机构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变更或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行三会”将设投资者保护机构
在昨日投资者保护网基金频道线上座谈会上,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庄穆表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系统“一行三会”将统一增设新的投资者保护机构。正在筹备的投资者保护机构的名称,或命名为“投资者保护局”,其编制已获中编办批准,工作人员正在选择和调动中。不过,对于其功能和定位,监管系统迄今并未达成广泛共识。事实上,目前证监会已有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2005年8月,该基金公司注册成立,由国务院出资,财政部一次性拨付注册资金63亿元。资料显示,保护基金公司成立以来,参与了多起破产证券公司的处置,比如广东证券、大鹏证券、南方证券等券商。
简评:今年证券市场制度创新措施层出,投资者保护对于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分红制度强化和投资者保护机构的设立都是优选。
产业资本减持 小盘股唱大宗交易主角
证券时报网络数据部的统计显示,11月迎来了今年两市大宗交易的高峰,截至上周五,不仅交易笔数以689笔创年度最高,而且两市以180.79亿元的成交金额创出年度新高。其中,中小板成交265笔,占比38.46%;创业板成交154笔,占比22.35%;深圳主板成交51笔,占比7.40%。深圳市场的大宗交易占总量达68.21%。然而数据显示,理论上,按照限售股解禁的数据分析,减持峰值应是出现在7月的2853.51亿股。按照解禁股数值排名,11月解禁股减持数应排在第7位。
简评:这一方面说明,在震荡市场中通过大宗交易获取稳定套利已成为短线资金热衷的方式,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下滑、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产业资本抛售意愿强烈,才是大宗交易活跃度攀升的更重要原因。
可交易货币升至九种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大步向前
11月2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首次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启动了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和人民币对加拿大元的交易,至此,目前境内外汇市场与人民币进行市场化汇价交易的货币上升至九种,分别为:美元、港元、日元、欧元、英镑、林吉特、卢布、澳元和加元。在此次交易中心增加澳元和加元两个交易品种后,目前全球外汇市场主要交易货币中仅有瑞士法郎与人民币之间没有直接的市场化汇价,其余主要货币均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与人民币建立“市场化联系”。
简评:澳元与加元的加入,使得人民币对一揽子主要货币的汇率有了新的货币汇价参考。在人民币经历长期升值已接近均衡水平的时刻,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再一次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为中国未来争取部分原材料人民币计价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