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关注个股
贵糖股份 (000833)作为主营为制糖的上市公司,糖价高低对贵糖股份主业赢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糖价的上涨对公司有正面的影响,在经营费用不改变的情况下,糖价的上涨,公司的净利润肯定会有所上涨。短线关注
中材科技 (002080)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源地, 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惟一的集研究开发, 设计,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继承了三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技术储备和人才资源优势, 在特种复合材料领域积攒了丰富的经验,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引领中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新材料龙头;短线关注
方正证券 (601901)券商龙头;回档吸纳
个股传闻汇总
传闻:格力电器 (000651)有望于近期获得增发批文,三季度毛利率会回升
传闻:瑞丰光电 (300241)LED照明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长
传闻:远望谷 (002161)非铁路市场的开拓情况可密切跟踪
传闻:大冷股份 (000530)今明两年持续增长概率大
传闻:国民技术 (300077)苏宁到访国民技术
传闻:生意宝 (002095)旗下生意社稀土市场迎来拐点
传闻:峨眉山A (000888)景区门票提价有望提上日程
传闻:硅宝科技 (300019)业内人士认为,正在制定的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未来或将突出重点发展高端产品、调整单体领域产业结构,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传闻:爱仕达 (002403)未来存在搬迁预期
传闻:中钢吉炭 (000928)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前景看好。据预测,PAN基碳纤维的全球需求量到2014年将超过7.5万吨,到2018年需求量将达到11万吨。业内人士还指出,近年来波音及空客对碳纤维的巨大需求,导致其价格上涨迅猛。
传闻:中国卫星 (600118)近期公告获得4.6亿美元订单
传闻:三一重工 (600031)世界最长泵车落戶广州
传闻:宁波富达 (600724) 据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宁波富达垃圾发电,参股宁波枫林垃圾发电厂。
传闻:上海物贸 (600822)下周有利好公布
传闻:中船股份 (600072)中国新建六万吨航空母舰项目在沪东江南造船厂全面铺开
传闻:浦东建设 (600284)即将公告获得30亿元bt项目订单
传闻:永鼎股份 (600105)由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1超导电力与储能国际高峰论坛暨装备技术展示交流会定于2011年9月8日--9日在北京举办。
传闻:东方锆业 (002167)目前产品价格也是持续上涨,其中锆英砂在一年多来上涨一倍,而下游的氯氧化锆上涨三倍
传闻:厦工股份 (600815)资产整合是最大的看点,银河证券首次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17元。
传闻:好想你 (002582)11-13年将持续高速增长
传闻:易世达 (300125)申银万国上调12-13年业绩预测
传闻:伟星新材 (002372)经营趋势看好,增持评级
传闻:建发股份 (600153)提升增值服务扩充权益资本,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传闻:华业地产 (600240)矿业资产有望成为新的看点
传闻:南海发展 (600323)南海公用事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成型
传闻:三友化工 (600409)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有可能提出,到2015年实现国内甲基单体产能达300万吨/年,苯基等其他单体总产能超过10万吨/年。业内人士认为,正在制定的有机硅行业“十二五”规划未来或将突出重点发展高端产品、调整单体领域产业结构,以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以硅的化学利用为主线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在建筑、汽车、纺织、电子电器等传统应用领域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医疗卫生及高端制造等方面不断开发出新的用途,扩大了有机硅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个人护理用品、轨道交通以及替代石油基产品等方面,有机硅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相关股票还有宏达新材 (002211)。
传闻:新和成 (002001)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其它养殖产品、水产品等价格也随之上升。生猪存栏量、饲料需求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逐步提升的状态,这也给饲料用维生素带来较好的需求前景。前期国内几家大的维生素企业陆续停产检修,造成市场上维生素货源紧张,各种维生素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传闻:英威腾 (002334)公司利用高压变频器为电机节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方向,行业年增速40%左右,未来10年空间巨大。公司近期扩建高压变频器产能至500套,将为公司带来稳定收益。
【传闻求证】
传闻:康美药业 (600518)新开河牌红参近期将提价20%左右,依托这一国内红参唯一品牌,新开河系列产品在未来3-5年内有望实现10亿左右的销售收入
求证:康美药业证券部工作人员称,(红参提价)这个事情我们也不清楚,得向子公司了解一下情况。至于此前上市公司被发改委批评囤积三七,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处罚通知,如果接到通知了,发不发公告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康美新开河红参是目前业内唯一品牌红参,配合公司在广深地区逐渐开始铺设的专卖店以及央视播出的国参广告宣传,公司红参品牌形象正在逐步建立。今年上半年实现红参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
市场人士预计,今年由于渠道整理和提价消化,康美红参业务放量不会太大,预计可以实现大约2亿元左右收入。据了解,康美新开河红参品质等同韩国正官庄高丽参,去年新开河红参价格上调40%,但目前价格仍远低于高丽参价格,存在进一步提价的空间。
2009年康美药业收购新开河,成功将业务触角进一步延伸至除燕窝、虫草、西洋参之外的又一贵细中药材品种——红参。为进一步整合东北人参产业,康美公司拟分期投入4亿元,从产地收购高质量原参,精加工成新开河红参。通过大规模产地收购,公司一方面切断了假货新开河红参原材料来源,打压假货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公司从源头上控制原参资源,统一加工销售,逐步赢得红参市场定价权,未来可能会垄断国内红参市场。新开河红参有望将成为康美药业业绩提升的新增长点。
康美药业不断加大对上游药材的控制力,但2010年公司因为囤积三七获益,当年7月份被发改委点名批评,一度引发公司股价放量大跌,公司在财报中并未提及此事,目前是否受处罚尚不明确。不过,康美药业获部分券商机构力挺,东方证券研报称,康美药业作为业内重要的中药材贸易商,长期通过中药材价格涨跌幅赚取差价是正常盈利方式,三七获利属于偶然。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产业链一体化,康美药业同时掌握了三大交易市场和国内唯一品牌红参这两大资源,交易市场的管理费用和红参系列产品的收入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传闻:开滦股份 (600997)集团资产注入有望提速
求证:开滦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没有“提速”这种说法,资产注入事宜还在按计划推进,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开滦股份属于典型的“大集团、小公司”,整体上市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0年开滦集团原煤产量和可采储量分为6087万吨和19.79亿吨,分别是上市公司的7.6倍和4.5倍,在主流煤炭上市公司中比例最高。仅河北,集团体外产能就是上市公司3.7倍,其中960万吨焦煤矿盈利能力最强。“十二五”期间开滦集团规划产能翻番,达到1亿吨,未来具备资产持续注入能力。
从逻辑上看,开滦集团的煤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势在必行,与资产注入相关的采矿权、土地使用权等均已无大碍,问题的症结是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需要集团股东信达资产同意,核心是信达资产可以获得多少补偿。市场人士预计,随着信达债转股问题谈判进度的加快,开滦集团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煤炭开采是一个高投入行业,对开滦集团而言,不充分利用开滦股份这个融资平台,发展速度将受累资金困扰。近年来竞争对手冀中集团的快速发展给开滦集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外,与股份公司同业竞争也是个问题。信达资产持有开滦集团未曾分享红利,同时在集团层面上也难以实现股权变现大幅增值。
河北省政府在今年政府公告报告中首次提出,今年要抓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开滦集团主业整体上市”,该措辞在过去两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未出现过。市场人士判断,政府明确表态意味着开滦集团整体上市有望提速,地方国资委将比以往更积极地与信达磋商。随着信达资产去年完成股份改制,今年5月完成管理层换届,其自身“剥离政策性业务—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也纳入战略考虑,需要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传闻:永生投资 (600613)大股东资产注入一事已有初步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求证:多次拨打永生投资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均无人接听。
8年前贵州神奇集团入主永生投资,资产注入预期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去。近日永生投资在二级市场走势强劲,“大股东将有所作为”的传闻再起,公司方面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其中的可信度尚不得知。
资料显示,贵州神奇集团创立于1986年,资产总值20多亿元,年平均上缴国家税收1.2亿元以上。神奇集团现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1家上市公司,涉及酒店、地产、医药等行业。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地产行业受到国家政策调控,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极小,集团主营的医药行业最有可能被注入。近期永生投资股价大涨,或为资金倒逼上市公司出公告。神奇集团的官方网站显示,制药类公司共有7家。但是关于集团及下属公司的盈利情况并未说明。
据了解,早在2004年3月5日,永生投资在《重大资产置换报告书》中就做出了规划和展望,称公司将依托神奇集团的影响,借助其多年的药品生产方面的经验,通过收购兼并相关药品企业,尤其是发挥苗药这种民族医药的潜力。并称规划在2-3年内,力争现有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净利润达到6000万元。同时,贵州神奇还提出了在公司扭亏后,要在资本市场再融资延伸产业链的宏伟蓝图。但此后几年,永生投资业绩较此前预期仍有相当距离。此外,尽管资产注入传闻一直不断,但市场期盼已久的资产注入也没了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永生投资股东中常年缺乏机构青睐,但是由于资产注入的预期,王亚伟曾短暂进驻。资料显示,2010年中报,王亚伟旗下华夏策略首次出现在永生投资流通股东当中,在持有半年多时间后,于2011年一季度选择了退出。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近期永生投资的成交回报显示,多家活跃的游资席位积极做多,不排除短线资金通过传闻短炒的可能。
传闻:司尔特 (002538)有望收购磷矿等上游资源
求证:司尔特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消息,投资者请以公司的公告为准。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日前公布了《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未来五年建立磷矿产的资源储备机制,提高磷矿开采准入门槛。随着关于磷矿的政策、规划的不断推出,磷矿的资源属性正在被不断强化。在新一轮磷矿保护中,国内磷矿石的价格从去年的350元/吨上涨到500元/吨,上涨40%多;而且参照国际上150 美元/吨的价格仍有不小的价差空间。因此,磷矿石可以说是内有国内政策呵护,外有国际价格向上牵引,预期后期还将继续维持上升态势。
司尔特的磷矿石则主要从湖北采购经长江水路运输,公司本身并没有磷矿。据了解,目前涉磷上市公司基本上都不是磷矿开采企业,而是磷矿石的磷化工企业。主要原因是磷矿开发之前一直处在“小、散、多”的局面,这种局面导致了磷矿石价格多年来维持低位,使得磷化工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化工加工的链条。大部分上市公司并非受益于磷矿石涨价,反而是磷矿石涨价正在吞噬其利润率。
面对本轮磷矿石涨价,大部分磷化工企业在2011年中报中都提到“原材料涨价挤压公司利润率”。如澄星股份 (600078)在中报中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产品成本上升,而产品销售价格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没有随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产品利润空间被压缩。”澄星股份的磷矿储量为1.3亿吨,开采量为110万吨,是目前仅次于兴发集团 (600141)的拥有磷矿资源及产能的公司。目前,澄星股份110万吨的磷矿产能对应的是15万吨黄磷、70万吨磷酸及20万吨磷酸盐的生产能力,很显然公司的磷矿石并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澄星股份尚且如此,司尔特、六国化工 (600470)和湖北宜化 (000422)等没有磷矿石资源,或者有资源没产能的其他磷化工企业的压力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