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实施了共计690亿元的超短期限正回购,将本周相对过剩的到期资金平滑至未来关键时点。同时,受到7天操作利率2.70%的低位引导,昨日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多数下挫,隔夜品种亦回至3.0%之下。
招标结果显示,央行昨日发行的3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已连续3周持平于3.5840%,例行的28天正回购数量490亿元,利率无变化。同时,昨日新增的7天期限正回购操作数量为200亿元,利率则意外低至2.70%。
至此,央行为防范双节临近银行头寸紧张而祭出的正回购"双刃剑",在加大本周回笼量的同时,也已分别将200亿元流动性平移至中秋节,以及将490亿元流动性平移至国庆节期间进行释放。
市场人士还指出,央行周一的需求申报表中,还有14天正回购选项,这表明本周四除了91天操作外,仍将继续通过超短期限的"挪移"功能,将数百亿的流动性暂时锁定,在9月底的季末存贷比考核时再行释放,以缓解关键时点资金需求重叠导致的"动脉栓塞"情况。
某国有大行交易员告诉记者,9月5日的准备金补缴已告一段落,在15日中小银行缴款也结束时,本月的资金面扰动因素将暂时缺席,坏日子也就慢慢远去了。
"考虑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国内政策走向应进入观察期。既要警惕继续加码造成的叠加和累积效应,又要避免突然转向导致调控成果前功尽弃。"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最新报告称。
实际上,美元指数重回75关口上方,也显示市场避险情绪渐浓,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日甚一日。数据显示,美元指数在经历1个月的震荡之后,本周一首次返回75.16,而昨日更是延续了这一势头。
昨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跌多涨少,显示市场情绪已渐趋于谨慎乐观。数据显示,1日Shibor报于2.9975%,较上一日大幅回落89个基点。
8月CPI增速或略回落 货币政策是否松动
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五公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综合目前观点,机构预测CPI同比增速集中在5.9%-6.2%,较7月高点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8月份,食品价格整体出现小幅上扬,特别是前期跌幅较多的蔬菜,但此前上涨势头较猛的水产品和肉价则涨势放缓。
从商务部8月份的物价监测看,8月前两周物价小幅下跌,后两周则出现上涨。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环比涨幅较高的水产品和肉类价格在8月份出现明显放缓,8月累计涨幅分别为-2.7%和0.6%。
国家统计局在8月份共发布了三期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但据统计,被测算的29种食品三期价格整体均出现了小幅上涨,每期都有20种产品出现上涨。
前期上涨较快的肉禽鱼等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收窄,加上明显的翘尾因素,让市场普遍认为8月CPI较7月将有所回落,但仍在6%左右的高点。
银河证券的报告认为,8月份CPI同比增速约为5.9%,其中几乎全部是翘尾因素所致,新涨价因素不明显。交银国际的报告认为,8月份CPI环比涨幅可能也较7月的0.5%收窄至0.2%,同比增幅为6.1%。
在CPI同比增幅回落预期之外,由于欧美最新公布的数据乏力,欧美各国或重拾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也在抬头,并且土耳其、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已经降息。这些让市场对中国货币政策放松产生猜想。
但权威专家对记者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要等CPI出现三个月明显下降才会有所放松。目前来看,CPI一定时期内不会出现连续明显下滑,因此货币政策不可能放松,而以稳定和审慎为主。
事实上,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也明确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