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周一重申,当前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物价总水平。
新华社援引习近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时的讲话并称,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习近平表示,国际社会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提振市场信心。并通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同时,中国还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撰文称,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同时要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後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
中国政府年初制订的今年通胀目标是控制在4%左右;而1-7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为5.5%。国家发改委稍早称,中国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完成全年通胀预期目标难度增加。
马德伦:央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目前看来物价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他认为,这一轮CPI上涨因素十分复杂,是国内外综合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且在高位保持震荡。
对于物价未来的走势,马德伦认为,“稳定物价有好的、有利的条件,但是也有一些基础还并不牢固,一些导致物价上涨的不利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没有显著地减弱。”他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商品价格涨价的态势已经向其他的领域蔓延。这些都导致物价的回落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未来物价上涨,央行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不过他认为,我国的物价目前仍然处在可控范围之内,维持价格稳定的有利因素还是逐渐增加的。尽管近期的价格水平还会比较高一点,但是物价会在波动中缓慢回落,物价的涨幅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
至于央行下一步的政策走向,马德伦透露,央行将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进一步落实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全年的物价调控目标。“央行未来的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央行宏观调控目标是一定要通过各项政策的措施落实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