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势头格外惹人注目,市场规模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增长率高达23%,在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迅速扩容离不开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医疗卫生支出为1320.23亿元,到2010年,这一支出则增加到了44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1485.35亿元,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2954亿元,分别为2006 年的10.76倍和2.50倍。
为推进新医改实施,国家承诺在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间新增投入8500亿元(1230亿美元),以建立起一个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至2010年覆盖90%的中国人口,同时重点改进农村地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而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随着医改的深入,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40%提高到61.8%,目前已成医药市场紧箍咒的药品降价正是政府向此方向努力的佐证。而要降低治疗费,治疗仪器、耗材国产化是必然趋势。
据分析,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近年来持续扩大,2000年销售收入145亿,到2009年已经超过800亿,近10年来复合增长率21%,并且不排除未来出现增长爆发的可能。
行业研究员指出,人口老龄化、保健意识的提高、新医改及产业政策的扶持等因素为未来10-15年医疗器械需求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游行业科技进步和基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将分为两个层面。”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向记者表示,“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医疗器械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是技术和产品研发,在新医改的稳步推行下,加大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是目前的重点;另一方面是产业平台搭建和基地建设,目前亟待改变这方面 ‘散、乱、差’ 的局面,实现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也值得期待。据中国医保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表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质优价廉,在制造工艺、研发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出口情况水涨船高,未来2-3年的发展前景也被业内人士相当看好。
事实上,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2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其中,出口额为146.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5%;进口额为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30.35%。
“2011年如果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能保持现有国际市场份额并有所扩大的话,全年出口有望实现15%的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可望超过250亿美元。” 中国医保商会专业人员这样对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