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可谓是动荡的一周,错综复杂,很不平静。无论是美债闹剧、标普下调美债评级,还是欧债危机加剧,乃至欧洲四国限制沽空,无不牵动全球股市神经,导致各国股市上蹿下跳,剧烈波动。A股市场也不例外,先是周一、周二在美股暴跌的拖累下大幅下挫,创出年内新低,随后在国家队进场呼声再起的刺激下出现逐步回升,收复绝大部分失地,最终上证指数报收2593.17点,周K线形态为一颗罕见的长下影线的阴十字,其下影线超长为155.49点,幅度高达近6%。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美欧政府开始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稳定,隔夜美欧股市全线反弹飙涨,这给国内指数的反弹营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保险资金进场呼声再起,市场持续放量与国家队护盘密不可分。内外因素共振,短期反弹有望持续,但中线行情仍需谨慎。
美国消费复苏乏力
未来经济堪忧
市场暴跌看似因"降级"而起,但"降级"反映出的全球经济,特别是美欧经济的前景难料,才是投资者真正担忧所在。
2008年遭遇金融海啸冲击后,美国经济一直无法摆脱不景气,作为经济复苏标杆的就业数据显示,自美国正式宣布本轮衰退于2009年6月结束以来,除今年2月和3月外,失业率均处于9%以上。最新的7月份的失业率数据仍处于高位的9.1%。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一季度增速更创下经济衰退结束后的最低水平。随着近期股市动荡,金融体系的避险和紧缩倾向对美国实体经济层面的负面影响将再次显现。有关美国经济"二次探底"话题也再度浮出水面。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制造业需求收缩,未来生产可能进一步恶化。服务业增长好于制造业,但增幅放缓值得警惕。私人项目刺激建筑支出持续增长,政府投资有心无力。去杠杆化造成美国个人支出首降。就业持续恶化,威胁经济复苏。
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两个经济体,美欧困境正在"重合"。欧洲经济增长总体情况也不乐观,欧元区商业信心指数目前处在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便是领头羊的德国也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迹象。这背后,是欧洲部分国家经济竞争力低下、欧元区货币和财政政策相互掣肘,压缩财赤社会阻力巨大、政治决策推动艰难等深层次原因。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还不能做出全球经济将"二次探底的判断",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这次的债务危机与 2008年时不太一样,因为许多国家财政政策的回旋余地已经很小了,这会对美欧等国的经济政策带来很大挑战,可能会造成今年全球经济的低增长;二是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全球经济十分脆弱"。
欧盟"降级"转向核心国
欧债危机仍在蔓延
标普刚刚历史性地剥夺了美国的3A最高信用评级,周三的市场又传出法国可能沦为下一个丧失3A评级国家的消息,欧洲股市应声重挫。尽管三大评级机构都在第一时间确认了对该国的最高信用评级,但是投资人并没有因此安心。
8月10日,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在前一交易日微跌0.10%之后,继续大跌303.66点,收于5613.42点,跌幅达5.13%,这已经是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连续11个交易日下跌。在当日暴跌过程中,银行股成为做空的绝对主力。法国三大银行盘中齐现暴跌,其中,法国兴业银行盘中最多时下跌22.5%。至当日收盘,法兴银行仍下跌14.74%,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下跌11.81%,法国巴黎银行下跌9.47%。
过去两周多时间里,法兴银行的股价累计跌去45%,法国巴黎银行跌了29%,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则下挫38%。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银行股当天的跌势还波及很多其他的欧洲银行,至少11家欧洲银行的股价当天跌幅在8%左右,一项泛欧银行股指数重挫近7%。
当天,担保法国国债违约的成本盘中一度突破160基点,创下历史新高。同时,10年期法国国债与同期限德国国债的息差本周扩大至85个基点,较一年前的水平提高了3倍,这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反映了法国债务评级可能遭下调的因素。
情势危急之下,法国政府有关当局不得不紧急采取应对措施。10日,法国总统萨科齐紧急中断了在法国里维埃拉的夏日假期,并与当天早间在巴黎与部分内阁成员举行了临时会议,要求在一周内设计出削减法国预算赤字的新措施。
与法国相比,主权债信等级低4个级别(A )的意大利情况更堪忧。意大利拥有约1.8万亿欧元债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0.3%。因为市场持续担心贝卢斯科尼无法推动赤字削减计划,意大利政府基准债券已经处于14年来的高位,迫使欧洲央行从本周一开始购买其和西班牙的政府债券。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欧美债务警报频繁响起,标普对美国的"降级"成为这些警笛声中的一个高音。市场对发达国家债务的忧虑焦点,正从外围国家逐渐转向美国、法国、意大利等核心国家。由于债务问题的长期化,未来如果美欧出现新的负面消息或政策失误,可能再现股灾,通过市场心理渠道传染的风险仍需高度防范。
中国CPI居高不下
通胀压力较大
本周开始,7月份的CPI、PPI等宏观经济数据已经陆续公布,显示通胀压力仍然严峻。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6.5%,创37个月新高;当月CPI环比则上涨0.5%。同时,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环比涨0.1%。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7月CPI和PPI数据与预期基本相吻合,说明通胀压力很大,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价格涨得很快,预计8月数据甚至9月份的通胀压力仍会比较大,不排除8月CPI继续冲高的可能性。
尤其是国际情况比较复杂,金融市场动荡,情况不好等预期,外部冲击影响虽然不会马上引发中国的输入性通胀,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会有影响,可能引发外需下降,中国需求回落,物价向上走的趋势没有改变。除了外部情况,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影响愈发明显。
但也有观点认为,前期过快上涨的猪肉价格已经开始逐步趋稳,翘尾因素影响也正逐渐减弱,因此7月份6.5%的涨幅基本可以确定为年内高点。但考虑到当前成本压力的增大,下半年通胀也难以快速回落,全年CPI恐难以低于4.5%。
尽管CPI再创新高,但央行并没有加息,主要是考虑到外围因素变得更不确定,也加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有可能还会推出QE3的背景下,紧缩性调控似乎也在做出了一些节奏上的微调。很明显,7月份并没能上调存准率。同时在7月份CPI创出新高之前,央行也没有加息,甚至于不会上调存准率。这很可能是央行在以调控通胀为首的同时,也在考虑整个国际环境而做出的修正。
金融监管部门年中工作会议日前陆续召开。会议传出的信息表明,未来货币政策整体上难言放松。随着通胀可能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将采取"定向宽松"方式,适当放松融资条件限制,对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
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债务危机的负面冲击仍将在国内市场继续消化,但其影响多属于心理层面。随着外围基本面趋于平静,国内的通胀形势以及货币政策,仍将成为决定A股走势的主要因素。
后市短期还有反弹
中线仍需谨慎
正当市场依然在为美欧债务危机担心之时,美欧政府继续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奥巴马称将每周公布增加就业机会的计划,欧洲四国限制沽空,此举再度提振市场信心,隔夜美欧股市全线反弹飙涨。这给国内指数的反弹营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方面,国家队进场呼声再起,继社保抄底之后,百亿保险资金也是逢低入场,近期市场的持续放量与国家队护盘动作密不可分。有分析人士住处,在国家队护盘的背景下,短期沪指仍有反弹空间,下周重要反弹压力在8月4日缺口 2670点附近,短线支撑在2580点附近。
从技术上看,上证指数周K线以一颗为155.49点的长下影线的阴十字报收,广州万隆运用行为分析认为这根超长下影线发出了两大暗号:
首先,超长下影线非止跌信号,后市下跌概率大。经统计发现,类似本周这种幅度的超长下影线在A股20来年的历史上及其罕见,相近情况仅有3例,为 1992年5月29日和8月14日,1994年10月7日所在的三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周后股指的整体趋势全是继续大幅杀跌的走势,这就说明长下影线并非大家所认为的是止跌信号、下方有支撑,相反长下影线往往是主力向下砸盘前的试探,后市继续回落的概率很大。
其次,股指正处于长期下降趋势中仍应谨慎。经过本周初的暴力杀跌,股指创出年内新低,从长期趋势来看,股指依然处于2009年8月以来的长期下降趋势中,该趋势已经维持了正好2 年的时间,目前来看仍没有真正结束的迹象,并且股指已经跌破了1664点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后市行情仍不容太过乐观。虽然下降趋势终有结束的一天,但现在投资者仍需谨慎。
总的来看,经过本周后半周的上涨,股指再次来到2600点关前,下周将直面上方2605点-2620点的强大压力区,股指下周能否成功突破此处仍要观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下周银行为首权重板块和此处量能情况的表现。(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