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去年12月20日,中诚信托向“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公告,无法按照预期值兑付当期收益。由于产品即将于2014年1月31日到期,规模达30亿元,加上所投资的煤企实际控制人因民间借贷出事被警方控制,最终能否兑付不容乐观。而发行方中诚信托仅承担通道角色,并不愿意承担兑付责任,该产品或成为信托业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弹。
华泰证券近日的报告称,虽然今年城投债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不大,但城投债的估值风险仍不可小视。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软约束问题已得到中央高度重视,未来控制增速,尤其是非透明渠道融资控制力度可能加大,在控制长期风险积聚和防范短期风险暴露拉锯过程中,市场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其次,审计结果虽然低于预期,但口径上似乎略显保守,投资者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看法分歧可能加大,出现“信者更信、疑者更疑”的局面。第三,城投债供给压力未必很快减轻,甚至有可能作为透明融资渠道相对加以鼓励,供需关系仍不乐观。此外,城投债个券分化可能加大。
多家机构的投资报告表示,对于投资城投债,建议抓大放小,收短放长。地方债务负担愈加沉重,2014年经济(对应财政)、地产(对应卖地收入)与金融(对应再融资)均不如2013年对城投债有利,城投债风险大于2013年,因此建议持有高等级城投债。中国的政府债务期限相比国外太短,与政府承担公益性投资不匹配,未来债务期限将越来越长,因此建议投资城投债应收短放长。三四线城市正处在基建高峰期,小城投供给汹涌,建议在城投债的行政级别选择上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