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因近期发布非公开增发公告,也将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抢先公布。使得期货大亨葛卫东抄底平安银行备受关注。资料显示,葛卫东2000年开始专门从事大宗商品期货投资,创造了从100万元到120亿元的资本传奇,2005年发起成立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商品期货、证券及金融衍生品等领域的投资。至今,公司平均年化投资收益接近120%。
2013年第四季度末葛卫东位列平安银行第四大股东,持股16893.7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7%,较2013年第三季度末增持了1367.71万股。2013年第三季度末葛卫东持有平安银行15526.05万股,是平安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唯一的自然人股东。按照最新价11.82元计算,葛卫东持股市值高达19.9684亿元。事实上,期货大亨葛卫东不仅看好平安银行,还看好民生银行,2013年9月13日,葛卫东增持300万股民生H股,累计持有4.066795亿股,最新持股市值高达32.9亿港元。
期货大亨葛卫东为何不避市场涨跌,一直“阔绰”出手买入银行呢?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可能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银行股是投资回报与投资安全兼具的品种。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月12日,16家上市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全部低于8倍,光大银行(4.47倍)、兴业银行(4.48倍)、交通银行(4.51倍)、中国银行(4.53倍)、浦发银行(4.63倍)、建设银行(4.68倍)、工商银行(4.80倍)、农业银行(4.80倍)、华夏银行(4.93倍)、民生银行(4.95倍)、北京银行(4.96倍)、中信银行(5.01倍)、南京银行(5.22倍)、招商银行(5.45倍)、宁波银行(5.60倍)、平安银行(7.57倍)。
其次,银行股具有高现金分红能力。银行股能同时满足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等四个值得长期配置的条件。
第三,银行股中间业务增长潜力大。2011年葛卫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银行股,他持有乐观看法,他看好内地银行中间业务的大幅增长。对此,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他在香港进口铜,通过银行托收,如果在汇丰银行做,一亿多元的进口额汇丰银行会收十几万元,但内地银行也就是几千元,所以他认为一旦未来和国际接轨,内地银行中间业务上升空间将非常大。
值得一提的是,低估蓝筹股因为安全和盈利增长稳定等优势引各路资金追逐,例如汇金公司和险资。2013年12月份,四大行均发布公告称,截至2013年12月12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第五轮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增持金融股表明了汇金对金融股投资价值的认同。此外,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中信银行三家中小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无险资身影。其余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民生、华夏、浦发、平安、兴业等商业银行中险资均现身第三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席位。
对于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海通证券认为,从股息率角度看,四大行的股息率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配置蓝筹股的首选。而保监会近期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部分持有历史存量保单的保险公司申请试点,此前三大保险公司主要持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因此较看好工行、建行和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