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盘面分析 > 正文

追求长胜的容错之道

www.yingfu001.com 2014-01-12 16:17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小小辛巴,是《红周刊》、雪球、手机腾讯网合作的投资人物专访栏目本期嘉宾,他有18年股票投资经历,闲居于美丽的厦门鹭岛百家村。多年来实现着20%的年化收益率,这个看似不太惊艳的数字背后,更是置身喧嚣股市之外的一份理性与淡然。他送了记者一本2011年写的书《重剑无锋》,并在首页写了这样一段话“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你我他多是平凡人,如果很难做到高瞻远瞩、慧眼识珠,那么完善合理的一套交易系统也是一个利器—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境地,也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我的修行之路

  《红周刊》:从资料中得知,您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对您投资理念的影响体现在什么方面?

  小小辛巴: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主要是道家学说。老子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等思想理念对我影响很大,因此,我在交易中,注意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地取得有利于自己的合理回报。

  在思维方式上,我喜欢辩证思维,就像阴阳太极图所揭示的,极盛蕴含着转衰,极衰孕育着转盛,没有绝对的对错,对中有错,错中有对,辩证统一,总有一个错误在我们身边,想要万无一失,既难以做到,也无法持续。

  当然,这种态度本身也有自身的错误,因为留有余地,必然无法全力出击,自然难以做到极致,很难实现卓越。但道家崇尚清静无为,贻养天年,并不求一时之盛,以这种追求而言,与巴菲特等投资大家追求长期持股的胜利,在精神态度上是一致的,也只有理解了这点,才能更理解巴菲特。

  我的修行就是追求长胜的容错之道。

  《红周刊》:可否简介一下“容错交易系统”?

  小小辛巴:第一,核心理念:尽量避免出错,即使错了也能赢。

  第二,容错防线:①长线交易:只做长线,不做波段交易,防止短期判断错误;②困境好企:长线目标主要选择好行业中的困境反转好企业;③分散选股:困境好企未必都会反转,应适当分散风险;④容错寻底:五档买入,争取捕获历史极限最低价,或者很难跌回成本的价格,不论市场有多熊,也无法造成短期伤害;⑤预留现金:加强仓位管理,始终保有适度的现金,以应对难以预测的整体性大暴跌。

  第三,追求目标:交易的极致是以最低价格买最优好股,而次优结果是以最低价买到较好股票,或以一般价格买到良好股票。精神态度上始终向极致目标努力,但也接受体系化运作得来的次优结果。

  《红周刊》:对于估值,您给出了两种估值方法,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但是针对目前互联网行业,这两种方法都不适用,这样的企业该如何进行估值?

  小小辛巴:首先声明,我不擅长此类股票的研究。一定要研究的话,我会采取如下思路:根据市值替代原理,也即新兴行业的最终估值大致等于被它所消灭的传统企业的原有最高估值,所以计算这种企业时,它们的天花板大致也就是将来所消灭的对象(也可能是多个对象的市场份额)巅峰时期的市值,如果目标估值只有天花板市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那么是低估的;如果达到一半,那么空间已经不足,风险随时降临;如果达到天花板,大多已失去交易价值。

  《红周刊》:容错交易系统中对于“卖出”是如何操作的?

  小小辛巴:有四种卖出:(1)被迫卖出:在持有的过程中,发现买错了,不管赢多少,赔多少,一律卖出;(2)换股卖出:在持有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安全更好的目标,为了换股调仓而卖出,大部分情况下,最好是已实现盈利才换股,不轻易亏钱换股,除非存在近似于“被迫卖出”的理由;(3)补现卖出:设定买入价格有误,被迫用现金补买了第二档、第三档,股价回升后,如现金不足,或重新分析后认为第一次买入的价位确实不够安全,那么有可能将较高位的第一档、第二档卖出,仅保留最低价位的第三档做底仓,卖出的资金用以回补现金池的先前流出;(4)最优卖出:通过长期持有、穿越牛熊,获得了巨大收益后,判断该股到达历史性最高位附近,即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大调整,彻底清仓,兑现盈利。

  第(1)种对我来说,已经较少碰到;第(2)、(3)、(4)种经常相互交织。

  《红周刊》:可否举一些判断失误、利用交易系统将亏损降到最低的例子?

  小小辛巴:(1)大势判断错误:用组合对冲。

  2010年误以为大势向好,仓位较重,近80%,由于布局均衡,40%的稳定增长股(主要是贵州茅台),30%左右的周期股,虽然周期股大多下跌幅度达30%~40%不等,但稳定增长股却上涨80%,因此,仍能获得20%以上的正收益;

  (2)个股判断错误:买错了股票,但价格控制好,也能将亏损降到最低。

  例如,我在2011年底认为上海医药通过A股增发及H股融资,获得了大笔资金,可以通过并购迅速扩大实力,但是没想到这家老国企内耗严重、黑天鹅事件频发,属于个股选择错误。

  我建仓的价位分别为12、11、10元(未经复权处理,下同),整个交易区间长达一年半,期间最低价为9.69元,三个买入价位的均价为11元,离极限最低价的最大亏损额有12%,属于在大熊市中损失较少的。而随着市场回升,我在14元~15元之间将12、11元的仓位减持,既能获取一定收益,也回收了资金,此外,我仍保留了10元买入的底仓,这一部分仓位的收益目前达40%~50%。

  (3)价格判断错误:挑对了股票,但价格买得不好,一样也会有大损失,有些人会选择止损,而我是将错就错,分档低吸,把买入成本变得更低。

  比如说2012年我建仓的尤洛卡、理邦仪器等,尤洛卡第一档买入价为21.8元,距离最低价13.34元相差39.8%;由于我实际买到三档(21.8元、18元、15元),均价为18.26元,最大亏损额为27%。理邦仪器第一档买入价为20元,距离最低价14.96元相差25.2%;由于我实际买到三档(20元、19元、15.6元),均价为:18.2元、最大亏损额为17%。

  由于这两只股票的基本面不错,市场一旦转好,股价就很快回升,我保留了底仓,在23.10元将18元、21.80元买入的尤洛卡减持;在23.46元将20元、19元买入的理邦仪器减持,既实现了盈利,又腾出了资金,为后阶段买入另五只股票创造了条件(启明星辰、福瑞股份、佳讯飞鸿、好想你均翻倍,还有一只奥克股份,表现也不错).

  贵州茅台 “否极”却未“泰来”

  《红周刊》:目前的贵州茅台是否符合困境反转?在容错交易系统下,您的分析以及操作策略是如何制定的?

  小小辛巴:目前的贵州茅台当然是困境股,但是不是反转,还不确定,也即“否极泰来”的“否极”已接近实现,但是“泰来”还未明确显现。它的困境主要是在于市场销售不畅,零售价格下跌,营业收入增长乏力,且让人难以推断复苏将在多长时期后才会发生。

  一般来说,对于真正能赚取现金的快消品牌企业,我给的估值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也要考虑它的预期增长率,由于茅台的规模已经较大,如以十年估计,营收年均增长大约在5%~7%左右,大致也就是跟上国家GDP的增幅而已。

  对于困境好企,我有两种买入方式,第一种是出现了明显低估的事实,先买入一部分;第二种是出现了明显反转的事实,如果价格依然符合明显低估的要求,我会再追买一部分。

  因此,我制定了一个贵州茅台的交易计划,并发微博 :目标位:140元、105元、70元、35元。跌破140元,将持仓中保本或小盈的其他仓位换入;跌破105元,将持仓中套牢的换入;跌破70元,用剩余的现金(10%上下)买入;跌破35元,卖掉所有股票换入,全仓。一底胜千牛(该计划公布时未分红除权,分红后调整为135元、100元、65元、30元).

  目前,我已经在175元、134元各买入了1%。买入主要是根据明显低估的事实,两个价位对应的股息率分别为3.5%、4.55%,从长期投资来看,属于能够回本的位置,当然啦,如果让我再捕获100元底仓,我会在股价回升中将175、134元买入的仓位减持。如将来业绩反转证明这些价位仍超级便宜,我也会改变计划,不减持甚至增仓。

  沙场点兵

  《红周刊》:“全聚德、安科生物、贝因美、康芝药业、乾照光电、华测检测、美亚柏科、格林美、桑乐金、坚瑞消防”2011年12月5日入选您的书中《重剑无锋》“潜力股”篮子中,以此组个股为例,可否详解一下如何操作?

  小小辛巴:在股市制定买入计划,如同派多支军队到一个不熟悉的战场去会师,迷路走散或被敌人消灭的居多。我也很难逃脱这种宿命,和实际情况出现偏差是很正常的,如果对照原计划,基本是符合预期的。

  (1)场景回现:

  2011年12月初我在《重剑无锋》小结为:“潜力股之所以为潜力股,是因为其本身还很弱小,尽管我们从各个方向去考察其风险,但仍有失败的风险。”

  另外一方面,素质不错的潜力股,大多被各种市场交易者盯上,价格高估是必然,而随后的价值回归往往会让出价过高的交易者吃尽了苦头。对待这些股票,惟一的方法,就是划出一些很低的价格静心等待,多准备一些备选股票耐心等待,在市场循环性下跌中,总有一些会慢慢滑入早已设定的缓冲带。十只能够等到三、四只就相当不错了。如果划定十只,却等到了七八只,那只能说明划定有问题,对潜力股的设置有整体高估的因素。

  总之,宁可错过一些机会,也不要因被套而永失机会,保守的投资人夜夜安枕,是永不会过时的大实话。

  (2)换股调仓:

  换股调仓,我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彻底不看好,亏钱也要放弃的品种,我只能通过尽量提高分析水平与严格限定买价来减少这一品种的出现。

  第二类是高盈利的锁定,由攻击品种调换到防御品种上,以前有过将牛市中涨了350%的券商股换成张裕的例子,不仅守住了利润,抵御了熊市下跌,还利用熊市牛股多赚了百分之二、三十,实现了利润叠加。

  第三类是资金管理的换股调仓,也即一旦捕获了靠近个股极限最低价的底仓后,我会依据个股质量与业绩反转时间的远近,而决定是否要抽离第一档、第二档的盈利资金,通过不断滚动操作,搜集的底仓牛股品种越来越多,留存资金越来越少,慢慢形成合力,推动账户总资产增值。

  (3)资金分配:

  资金管理,既可以理解为化解系统风险之必须,也可以理解为个股分档低吸之必备。如果没有留存资金,体系也就无法运转,更无法让人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安心。所以,原则上我都会保留10%~20%的资金,市场整体估值越高,我所保留的资金也就越多。

  偶尔因市场极度大跌致使我被迫补入目标股的第二档、第三档时,虽然可能会危及我10%的资金底线,但是,恐慌性突然大跌通常也会带来大回升,当我的建仓股迅速回升超过我的第一档、第二档成本区时,我并不会贪心地越涨越高兴,而是坚守原则,宁可少赚些,也要抽离该仓位资金,让现金留存回到原来的安全界限内。

  资金分配也有人理解为一种持仓组合分配,我一般来说,在市场大底阶段,布局攻击类的仓位较多,可能是小盘股40%,稳定增长股30%,周期股20%,现金10%;跟随牛市上升阶段,可能是小盘股40%,周期股30%,稳定增长股20%,现金10%;牛市筑顶阶段,可能是稳定增长股40%,小盘股5%,现金55%;熊市下跌阶段,可能是稳定增长股40%,小盘股10%,现金50%。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