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诺奖得主:养老金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积累财富

www.yingfu001.com 2014-01-11 14:15 新华网我要评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莫顿10日在新加坡说,决策者应该改变应对养老金最终支付风险这一全球性挑战的思路,养老金计划设计的出发点最好是保证人们在退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拥有足以保障一定生活水平的收入,而不是积累财富。

  莫顿在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一个公开讲座上说,从金融工程的角度来说,养老金设计真正有意义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保证人们在退休之后仍可以保障与退休前生活水平相应的生活水平,而这需要的是每个月有一定水平的收入。退休后的收入不一定非要是多少财富,而应该是为了保障退休之后的生活水平。这可以是考虑通胀因素后,相当于退休前一定比例的收入。

  目前相当多的退休金计划往往是每个月由雇主和雇员各自缴纳一定数量的本金,问题在于缴纳退休金和领取退休金的人数比例在不同时期会随着人口比例的不同而变化,加上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导致支付风险。

  莫顿认为,全球许多传统退休金计划面临挑战,是因为出发点错了。传统的退休金设计出发点实际上是财富的积累,往往最终以积累了多少钱为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资产组合价值变动意味着不确定性,退休金管理一般也是随受益人的年龄而调整投资组合内的不同风险资产比例。

  他说,更好的退休金计划设计思路是为了保障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因此应该应对的风险是收入达不到目标值的短缺风险。在目标的设定上可以采取一个区间的办法,首先保证退休之后剔除通胀每个月至少有下限水平的收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争取达到目标区间上限水平的收入。

  他认为,从金融产品设计的实践角度来说,要实现这样的区间目标并不困难,实际上甚至可以做出一个默认的设计方案,其中包含希望达到的退休后每个月收入水平,退休后每个月收入水平的底线,未来希望多少岁退休等,据此计算应该缴纳多少养老金。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测算。

  莫顿说,实现目标需要政府、个人和业界共同努力。就单一的个人而言,其养老计划中可以包括多种资产,如定额缴纳的养老金计划、公积金、一些固定收益的养老金产品、甚至房产的反抵押等。

  例如一个人希望工作到67岁退休,退休后希望最好每个月剔除通胀有2840美元的收入,保守的底线是2000美元。如果设计一定的程序,应该不难根据其个人情况测算。假设现在每月个人缴纳188美元,雇主缴交94美元,加上自己退休后每月其他收入1982美元,达到每月2840美元收入的可能性为80%,达到每月2000美元收入的可能性是96%。这就达到目标了。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