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点提高打新中签率 四维度详解新股潜力
七要点提高打新中签率
令市场忐忑不安的IPO本周三终于要开闸了,打新,又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本周将有新宝股份(1月8日)、我武生物(1月8日)、纽威股份(1月9日)、楚天科技(1月9日)、良信电器(1月10日)、炬华科技(1月10日)、奥赛康(1月10日)、天保重装(1月10日)等8家公司进行发行申购。那么,IPO新规下,投资者怎样看待打新股?
新规对机构有利 中小散户不想玩
“虽然在2009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中也有不少破发,但不影响我整体打新收益率。”张小姐透露:“之前我的打新收益率可以达到17%左右,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二级市场,都很难达到这个水平。”但在新的打新规则发布后,张小姐表示,不会再参与新股申购。她算了一笔账,1万元的二级市场股票市值,在深市只能买1000股,也就是两个号。如果一只新股的网上申购上限是2万股,那就需要在深市买20万元市值的股票,而且还不保证能中签。
“如果一天有4只新股同时发行,并且顶格申购的话,起码需要配售80万元的二级市场市值,再加上申购新股本身所需要的资金,起码需要200万元以上。这对普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显然是不可能的。”沈小姐认为,以后还是买点理财产品或者国债更为省心。
之前一直参与打新的某券商大户蔡先生则表示:“虽然我现在仍持有千万以上的股票账户,但要去参与打新,就必须卖掉部分股票才能相应参与打新,这无形中降低了我中签的比例。以往我用1000万资金可以在一个交易日同时参与3只以上的新股申购,并且都可以顶格购买,但现在必须用500万元持有股票,另外500万元打新,这样我顶格购买一只股票,就有可能无法参与其他股票的申购,这样的结果我并不满意。”
“海外市场对新股申购从来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交易所这种‘市值申购’的打新规则对我们中小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为什么机构在网下配售新股时,就不会受到这样的约束呢?”张小姐向记者发出疑问。
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也认为,新股规定明显不利于散户,需有等额市值的二手股,才能以等额现金申购新股,即有30万元市值的二手股,再拿出30万元才能打新股。而基金则可在网下申购40%,且占用资金时间少,中签量大。有微利就抛,对散户不利。
提高打新中签率 七大要点需掌握
尽管散户打新成本过高,但记者采访的券商专业人士给出了打新技巧,有望提高打新中签率,可供大家参考。
新IPO规则之下,需要注意事项以下几点,以免错过打新机会。
1、周二收盘需留有股票市值1万元方能参与申购
根据相关规则,投资者相关证券账户T-2日日终持有的市值需在1万元以上,才能参与新股申购,且沪深两个市场的市值不能合计。这意味着7日也即今日收盘需要至少持有1万元以上的深市股票市值才能有资格参与9日的新股申购。
2、如有多个证券账户,只能使用一个有市值的账户申购一次
对于每只新股发行,有多个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有市值的账户申购一次,如多次申购,仅第一笔申购有效。有多个账户的投资者,其持有市值将合并计算(账户持有人名称、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号码均相同的证券账户确认为同一投资者计算市值)。
3、一般情况下沪市新股中签率更高
深市新股往往涨幅大于沪市新股,而且发行价高于沪市新股,中签后的收益率也较高,这是深市新股比较受捧的主要原因。但是,一般情况下沪市新股往往发行量更大,所以中签较为容易,所以质地较好的沪市新股也具有很高的申购价值。
4、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网下申购
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网下申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申购,均需符合主承销商在发行人初步询价公告中规定的报价条件。具体情况依照招股书公布电话,与上市公司承销商进行了解。但是参与网下申购以后,就失去网上申购的权利。
5、T-2日计算市值,T-1日卖出可资金申购
那么,投资者的持股市值按什么时间计算呢?根据规定,投资者的持股市值,按新股发行前两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算。如果新股发行当天为T日,持股市值以T-2日收盘价计算。
因此,如果投资者在T-1日时,将T-2日持有的市值全部卖出或者部分卖出,资金用来T日申购,是完全可行的。但在T日再卖出,资金就无法用来申购新股。也就是说,投资者在1月8日卖出部分或全部所持有股票,9日相应资金可用来申购新股。
如果持有的股票此前已经停牌,那么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该股票的市值。如果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但还没有上市,则不算入市值内。如果非限售A股股份发生司法冻结、质押,以及存在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限制的,则不影响市值的计算。
新股发行当天 (T日),沪市接受新股申购的时间为上午9点半到11点半、下午1点到3点。深市的时间则有所不同,接受申购申报的时间为上午9点15分到11点半、下午1点到3点。申购时间内,投资者按委托买入股票的方式,以发行价格填写委托单。
6、T+3日资金解冻,当天可申购新股
新股申购后的第二个交易日(T+2日),确认摇号中签结果,并于申购日后的第三个交易日 (T+3日)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中签结果。新股申购资金将在T+3日解冻;如果是新股中签的投资者,中国证券结算公司从账户上扣收新股认购款项。
如果T+3日刚好又有新股发行,投资者可以随即参与当天的新股申购。
如果有投资者已参与一只新股的网下报价与申购,则不能再参与网上申购。
7、基金、B股、债券不计入市值
投资者“持股市值”是指投资者持有的上海或深圳市场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因此,投资者持有的ETF、封闭式基金、B股股份、债券以及将来持有的优先股的市值,不计入投资者用于申购新股的持有市值中。限售股也不计入持股市值。
四维度详解新股潜力
本周将有8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这表示IPO终于又一次重启,在完善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IPO重启也为投资者在A股市场获利提供了一条途径。历史数据表明,投资新股有着明显的赚钱效应,仅用最简单的打新方式,申购所有新股,然后在持有不同期限后卖出,在2010年至2011年股票市场整体疲弱的背景下,打新仍然能够保持正收益,发行当日卖出策略的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186.57%。
高发行价或受抑制
IPO新规从多方面限制了发行价过高的弊端,业内专家建议投资者可积极关注新股投资。从IPO新规来看,首先,在询价时新规规定将不低于10%比例的报价最高者剔除,这可以有效限制投资者报高价的行为;其次,存量发行制度引入后,发行价格过高时老股东可以提前套现,这也可以对买方报高价形成约束;还有,对发行人减持等行为约束的提高也可以限制定价;另外,首日停牌机制的基准价改为发行价,新股首日涨幅不一定能充分反映市场预期,因此获配股票不一定首日即卖出,可持有一段时间卖出。总之,本次新股发行改革有利于抑制高发行价,提高上市后二级市场收益率,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打新。
如何在全新的新股发行模式下打新,并在新股上市后获利?业内专家给出了打新与炒新的策略,提出可以从多维度深挖优质新股,筛选的逻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1。市场特征,主要关注标的稀缺性、自主配售、中签率等指标;2。公司动机,主要关注发行定价、存量股减持等指标;3。基本面特征,主要关注公司基本财务情况、行业特征(景气度、行业空间及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
从规模来看,改革后新股申购策略和网下配售组合的规模也出现变化,申银万国最新打新策略报告认为:首先,改革后影响新股上市首日的定价偏差重要性有所上升;其次,定性定量的选择原则没有变化,但定性重要性应该上升,即询价对象应该加强新股基本面研究;再次,新股网下配售重新回到择时选股策略;第四,改革后,新股网下配售组合的最佳规模还是5亿元左右,但公募基金由于有优先配售40%的规定,建议最佳申购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最后,纯参与市值配售的账户,持有市值在30万元至50万元最佳,最好不超过100万元。
对于机构打新,业内专家也给出建议,由于本次新股发行政策改革后明确了网下申购40%以上向公募和社保优先配售,因此,建议公募基金重点关注网下申购途径打新股,这样申购中签率会更高,超额收益也会更明显。
关注TMT、医药和电子行业
首批83家过会企业中,有10家企业将在上证所主板上市:合计募集金额为246亿元,其中,陕煤股份募集约173亿元;有30家企业将在中小板上市,合计募集105亿元;有43家企业将在创业板上市,合计募集107亿元。首批上市企业中,信息技术行业家数占比最高,且全部在创业板上市。机械、医药、电气和电子等行业紧随其后。
在打新个股选择上,长城证券建议关注TMT、医药和电子三个行业,并对具有投资机会的新股进行了四维度分析:1。根据去年TMT行业与创业板的良好市场表现,预计1月初首批企业IPO,打新热点仍将集中在创业板,建议关注新股中的TMT、医药、电子等高新企业,品牌价值较高的食品、服装等消费类企业,和有望受政策扶植的军工、农业企业。2。相关标的包括:东方通(软件服务,信息消费概念)、赢时胜(金融业系统,信息安全概念)、东方网力(视频监控、安防概念)、我武生物(过敏诊断及治疗产品)、木林森(LED封装)等。3。传统行业中建议关注具有品牌效应的消费类公司,包括:海天股份(酱油)、贵人鸟(服装)等。4。受政策利好的行业也值得关注,包括:天和防务(首批IPO中惟一的军工企业),牧原食品(畜牧业龙头)等。
近期披露招股书四家医药生物类公司受到广发证券的看好,这四家公司分别是博腾股份、奥赛康、楚天科技及我武生物,共计募集资金15.06亿元。从披露的历史财务报表看,这四家公司成长性较好,其中收入和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年复合增速分别在30%和40%以上;但主要财务指标变化各有差异,其中奥赛康财务指标质量相对较好。
参与打新市场三方各有招式
正如网友调侃所言“你打还是不打,新股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炒还是不炒,资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打新还是不打新?这是一个问题,需要市场参与各方认真思考;如果打新,各方也都有应对招式。
股民:不敢奢望打新红包
国内投资者素来热衷“炒新”,新股IPO暂停一年多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资本就像饥饿已久的狼,终于闻到了鲜肉的气味,势必又是一场血腥的厮杀。然而对于广大普通股民来说,似乎有各种不得已的无奈,对于打新红包不抱希望。
或许大盘近日的疲弱已把“势单力薄”的小股民吓得战战兢兢。“我已经深套其中,不舍得割肉止损,又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去,暂时不考虑打新。”股民王先生甚为苦恼,前段时间他调仓新换了几只股票 ,近几日大盘十分不给力,竟不幸被套牢。
另一位号称“股海侠客”的股民则一副洒脱的姿态。“中签率太低了,我不跟风凑热闹,静等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如果真的是优质股,一定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到时候看得更明白,再入手参与新股炒作也不迟。”
我还是会参与一把的,毕竟这是监管层从众多排队上市公司中挑出的几家质地优良公司,若能中签,受益也会非常可观的,但投入资金不会超过10万元。股民赵先生如是说。
不得不承认,此次新股发行开闸,在制度上也约束了一些专门打新资金的热情。“此次申购新股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上述王先生表示“在新的发行制度下,引入了市值配售制度,网上申购的投资者不仅需要持有相应的现金,还必须持有一定的股票市值,实际上打新成本上升了,制约了‘专业打新资金’和散户资金参与打新的热情。”
私募 :绕道公募曲线参与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公司的总裁李先生直言,“我们本打算通过购买债券混合基金打新,现在看来是行不通了。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打新策略。”
让像李先生这样的私募不能直接参与打新的是一纸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13年12月27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明文规定,投资者不得在债券型投资基金或集合信托计划,也不得在招股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等证券投资产品。可见,监管层对于预防新股“炒作”十分坚决。
而对于想积极参与打新私募,方法总是有的。目前,公募基金已经推出专门“打新”的结构化产品,可为私募提供专户通道。
券商 :打新热情或反复
在过去的一年里,证监会对800多家拟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财务审查,已经通过审查的83家公司被认为拥有较高财务质量;本次IPO停闸为期较长,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较为强烈;加上新规对发行价的规范较为到位,市场对新股高质量预期以及发行价降低高预期容易导致新股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
但也有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提示了风险,当前A股市场存量资金相对有限,打新资金希望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便二次参与打新,但若无可靠收益打新力度将大减。
兴业证券纪云涛认为, 短期而言新股炒作热情高涨,新股发行办法中强调了很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其中强制性地遏制新股高价发行的内容非常重要。因而新股的发行价比过去是要低的,发行市盈率比过去也是相对较低。考虑到一年多未发新股,新股历经多次财务审查考验质地较好,新股上市后市场初期需求量非常强劲。但随着发行规模加大以及市场疲软状态的扩散,新股炒作热情可能会有所反复。(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