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民营银行首批试点3-5家 将实行有限牌照
1月6日,银监会召开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下午,银监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稿透露,备受关注的民营银行将在2014年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5家,实行有限牌照。
今日召开的会议提出了2014年银行业监管工作的四项重点: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党的领导和队伍建设。
其中,在第一项工作“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中,银监会提出要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另一方面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监会称,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要切实做好试点制度设计,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实行有限牌照,坚持审慎监管标准,订立风险处置安排。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至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
业内分析认为,有限牌照意味着,民营银行开展业务的区域可能会受到限制,即只能在一定区域内开展相关业务,不可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支网点等。有关部门对民营银行的资金规模、每笔贷款额度等可能会有所要求。在存款准备金率和不同类别贷款计提比例方面,民营银行可能也会与普通银行有所区别。
民营银行话题大热已逾半年。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随后,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民间称为“金十条”),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由此,一场争办民营银行的“竞赛”引爆,不断有公司宣布正在筹办、申报民营银行,其中不乏众多上市公司,并且几乎无一例外在消息发布后都迎来了股价大涨。据腾讯财经在11月初的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时,已经有30多家民营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表示要申请民营银行。明确表示有开办民营银行意愿的上市公司包括苏宁云商、凯乐科技、金发科技、格力电器、杉杉股份等。
甚至,还有个别公司高调宣称自己成为了“第一家”民营银行。但实际上,截至到目前,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获得银监会审批的民营银行牌照。
事实上,在9月份,就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腾讯财经,今年下半年不会出现首家民营银行,也不会出具体的细则。今年下半年,还处于鼓励市场上的更多积极性,也鼓励更多有关如何自担风险、如何做好可持续经营的想法的阶段上,监管层更多是看看各个企业或区域报上来的试点方案,并进行相关研究。
2013年11月底,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公开表态称,民营银行试点将坚持以下五个原则,“纯民资发起、自愿承担风险、承诺股东接受监管、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他并对“订立生前遗嘱”做出具体解释称,就是要求申报者作出说明,在没有纳税人救助的情况下,若银行无力偿债面临倒闭,将如何处理。
2013年12月17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学习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措施时作出表态,2014年银行业将细化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思路,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金融机构。而今日召开的会议,则是政策思路的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