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贝恩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2013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年增长率为2%左右。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7%,此前的2011年,这一数字为30%。贝恩预计,这一缓慢增长的态势还将延续到2014年。
奢侈品中国大衰退
核心提示:对各大奢侈品牌来说,中国市场最容易赚钱的年份已经过去了。奢侈品的营销本就比普通商品更加困难,在低迷的外部环境下,说服人们用大价钱购买“锦上添花”的商品就更不易了。
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顺风顺水的奢侈品牌们,如今正遭遇一股强大的寒流。
2013年,阿玛尼(Giorgio Armani)旗舰店与Dolce &Gabbana旗舰店在上海外滩三号与外滩六号相继停业。要知道,Armani入驻外滩三号已近10年。在不远处的外滩十八号,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与宝诗龙(Boucheron)也一并撤出。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与在华销售的疲软,奢侈品牌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扩张态势,似乎戛然而止。
根据贝恩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2013年中国内地的奢侈品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年增长率为2%左右。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7%,此前的2011年,这一数字为30%。贝恩预计,这一缓慢增长的态势还将延续到2014年。
中国市场的落差如此之大,以至于美洲市场在2013年超越了亚洲,成为奢侈品行业的主要增长引擎。
对各大奢侈品牌来说,中国市场最容易赚钱的年份已经过去了。奢侈品的营销本就比普通商品更加困难,在低迷的外部环境下,说服人们用大价钱购买“锦上添花”的商品就更不易了。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经济环境的下滑也促使他们对奢侈品消费更成熟,更理性。这是一种被迫的理性。”乐雅国际总裁、万宝龙中国区前总裁陆晓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能减少消费者的浮夸心态,促进人们对奢侈品消费的冷静思考。”
这种情况下,各大国际奢侈品牌也不得不放慢脚步。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与越发激烈的竞争,奢侈品牌们正试着调整策略,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