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陷生死危局
“循环”不死鸟模式终结
在IPO暂停的一年多时间里,等待许久的准上市公司们一度将眼光盯在了借壳的路子上,这使得ST公司这类的壳资源,曾因此大受追捧。但是,在2013年11月末,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且不得在创业板借壳上市。
改革意见一经传出,ST类公司股价应声大跌。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坦言,借壳上市与IPO同等条件,这将提升了ST公司重组的难度,其退市的概率因而增大。
有市场人士认为,ST类公司在政策的冲击之下,有可能出现集中退市的可能。随着我国上市制度向注册制改变,以及退市制度的推出,对企业而言,上市壳资源的稀缺性将会大打折扣,ST公司保壳的动力也将减少。对ST公司而言,通过业务经营或者营业外收入的方式摆脱ST帽是正常的出路。而在年底若ST公司无法通过正常业务经营、外部补贴或者资产出售实现扭亏为盈,寻求资产重组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保住上市平台的方式。
为保壳,ST类公司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卖资产、求重组比比皆是,不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保壳方式能否奏效却有待商榷。
例如,在预警类型为不确定的公司里,有4家发布了2013年度业绩预报,但之所以能否保壳是处在不确定状态,皆是因为公司年内筹谋的卖资产等事项,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ST类公司群落,霍肖桦分析,此次证监会进行上市制度改革,并提出借壳上市与IPO同等条件,意在建立更加市场化的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而特别提示的是,“借壳上市与IPO同等条件可以说是监管层完善退市制度的前奏。若ST公司无法通过一般的补贴、资产出售渠道扭亏为盈,出现集中退市的概率将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