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板块聚焦 > 正文

周期机会看“供给” 一季度或成周期股表演主场

www.yingfu001.com 2014-01-02 08:58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周期股的高贝塔回忆曾引发市场无数次的“飞蛾扑火”,但近几年以来,经济的持续下行还是一次次无情地粉碎了所谓的“周期梦”。进入2014年,经济大概率会延续窄幅波动的走势,在此背景下,周期股依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基础;即便出现小周期的旺季,最多也只能带来股价阶段性的“昙花一现”。不过,在中央着力调结构去产能的背景下,2014年周期股应该存在供给端收缩所带来的机会,其中环保成本趋紧、执行力度加大将进一步加剧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收缩预期,建议投资者关注供给收缩预期强烈的相关子行业。

  滞胀期复苏乏力 周期股缺乏系统机会

  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度点燃了市场的“改革”憧憬,但改革的阵痛还是逐步显现出来。以前投资加码的模式已然被摒弃,未来经济波动将大幅收窄,经济大概率会延续底部徘徊的走势,这就决定了经济很难出现大的向上周期,整体上仍会延续去库存的趋势,最多可能出现季节性旺季所带来的小周期的补库存,因而周期股几乎不具备向上的基础。

  进入2014年,投资/消费比的水平依旧会继续下滑,当前无论从长端、短端还是从消费品、工业品的角度来看,以企业为代表的投资主体所面临的实际利率都处于2008年危机以来的高点水平,这意味着企业投资意愿较低的条件并没有逆转,且情况可能会加剧。也就是说,以周期股为代表的低估值阵营很难看到盈利复苏的可能。

  长江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14年上半年更可能呈现产出缺口回落,但仍在正值区间内,从而对应社会价格体系继续上行的“滞胀”经济搭配。而在过去两轮经济滞胀的环境下,偏中上游的材料类行业都有着靠前的相对收益表现。这其中无论是在2007-2008年这样的投资主导周期,还是2010-2011年这样的消费主导周期,建材、基础化工、农林牧渔的表现都相对较好。

  供给收缩+稳增长共促周期阶段脉动

  众所周知,经济无起色以及流动性偏紧的中期格局决定了周期品行业整体缺乏投资机会,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带来的并不是经济中枢的回升,而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投资增速存在下行风险的过程中,大部分周期品的需求难以出现显著好转。因此,周期品的机会,一方面只能通过供给端来寻找,另一方面则可从稳增长的角度着手。

  瑞银证券强调周期股的结构性机会来自于从供给角度出发寻找供给可能收缩以及需求平稳增长的子板块,因此只能通过供给端寻找投资机会。在未来环保成本趋紧,执行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可能由于环保因素而使得产能收缩,建议关注一些需求较为平稳,但产能收缩的子行业,例如粘胶短纤、味精、染料等。

  事实上,在宏观经济保持大体稳定的情况下,微观层面出现略微改善的可能性,主要来自于供给端的收缩,而环保和政府压缩产能是供给端收缩的两大主要原因。举例而言,水泥和农药草甘膦、百草枯因环保压力,供给端收缩,价格走势较好;水泥供给端收缩导致价格上涨;煤炭和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多年下滑,产能增长将明显放缓,边际上或有略微改善。不过,整体来看,微观的改善仍属于局部轻微改善。在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产能增长仍比较快,譬如有色,依托前几年的产业转移大势,电解铝在具备能源价格优势的西部已形成巨大产能,预计去产能举步维艰。

  兴业证券在年度策略中指出,在2014年供给端改善的逻辑中,最看好农业板块,因为该行业渐现拐点,且子行业多,具备诸多催化剂。首先,行业基本面逐步走出困境。根据产业链的传导来分析,养殖行业由于近几年人工、饲料、资金等成本压力而持续亏损,传统的散养性养殖户出现大量退出,而留下的都是规模养殖户。一旦出现猪价企稳,则规模养殖户将获得量、价双利,业绩弹性大。而养殖行业的改善,将提升疫苗、饲料相关行业的获利空间,进而传导到种子行业,2013 年种子行业制种面积首次下降,站在供给收缩的起点,惠及中小种子企业,给行业整体估值带来向上的动力。

  应该说,在传统周期股供给端的逻辑中,券商机构最看好水泥,普遍认为钢铁、化工存在交易性的机会。就水泥行业而言,近年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得益于不断上升的环保压力以及不断提升的资源属性,集中度提升后对区域供给的有效控制导致行业产能壁垒的提升。在存量批文不断消耗、行业无新增产能审批背景下,2014年新增供给的压力将继续下降。兴业水泥研究员预计2014年全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增速为4.5%,如果考虑潜在的落后产能淘汰的可能,则供给增速就更低了,这意味着只需要全国水泥需求增速能在5%以上的水平,行业供需边际是继续改善的,最看好华东和华南区域。从钢铁行业来看,2013年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较2012年上升约3-5个百分点,同时在环保压力以及产能压缩政策等约束下,2014年新增产能大幅下滑,两年内行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较为确定。而行业成本端正随着铁矿石新增产能投产,矿价中枢会再下台阶。

  东方证券也表示,受环保、要素价格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或许有众多行业出现供给端收缩的情况,类似以往出现过的化纤、染料、铅酸蓄电池、氟化工、大输液、汽车轮胎等行业,当然具体的投资机会取决于行业产能收缩的执行情况。而产能去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但随着近期严重的雾霾等问题的演化,以及政府考核指标的修正,预计未来或将持续、永久性地淘汰更多产生污染的工业产能。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供给端收缩也可能给龙头企业带来盈利水平的改善,而上市公司往往作为行业领先龙头,在转型过程中受益可能更为明确。

  需求难见起色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周期类行业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需求驱动型,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产业链,其行业的景气程度受到需求波动而带来;另一种是供给驱动型,其下游需求相对稳定,而主要由于供给端相对分散,或者偶然的需求大幅波动,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等,导致产能投放节奏变化,从而影响行业景气度。就2014年的情况来看,房地产依然是众多主流机构一致认为的风险点,如果房地产销量大幅下行进而带动价格下行,则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个股都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至于供给收缩所带来的周期机会,在经济整体未见起色的背景下,需求端很难出现实质性的好转,因而这种机会也是稍纵即逝,很难形成板块性的行情,投资者不宜寄望过高。

  以水泥行业的投资逻辑而言,2011 年是水泥行业第一次的价格协同,当时控制供给对支撑价格的持久力无从得知,在需求持续走弱的背景下,投资者选择了可能穿越周期的水泥,但下半年价格的开始回落,证明了当需求快速下降时,控制产能利用率的方式并不能够持续维持价格企稳。这种逻辑的被证伪,导致在之后几次的提价过程中,A 股投资者对其的青睐度下降。当前,尽管水泥价格持续上涨,且多数券商均认为201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本身景气度会较高,但资本市场依旧只能存在博弈性机会。当前水泥熟料的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这意味着需求下滑的初期,水泥企业仍旧有较大的空间的去过度调节产能利用率以维持一段时间内的供需紧俏格局。也就是说,至少到2014年4月之前,水泥价格都会维持高于传统季节性水平的格局。不过,对资本市场而言,限产保价不能穿越需求周期的事实已经被充分认识,因此只要市场确认需求是持续下降的,那么水泥股票的表现只会有博弈性机会,不会出现超预期的持续上涨。

  另眼看周期

  周期“屌丝”有望逆袭

  中金公司所说的“屌丝”行业或者个股,指的是以下几类个股:其一,在过去的几年中,基本面长期没有大的起色或者在持续恶化;其二,股价对应地持续低迷,板块或者个股的估值水平不断下降;其三,机构对相关个股或者板块的兴趣持续下降,持仓也较低。

  典型的“屌丝”就是过去几年中大部分周期性板块。自2009年指数高点以来,大部分的周期性行业下跌幅度大于市场,板块的估值也处于多年来的低位。中金公司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得部分“屌丝”行业或者个股在2014年存在逆袭的可能。一是估值已经很低、对板块前景预期很低。二是边际上可能会有改变:产能整合方面,虽然总体过剩产能的措施类似,但实施力度上可能有所不同;国企改革方面,可能带来行业整合,以及可能激励制度的改变;环保节能的压力方面,对环保节能的强调,也可能使得部分周期性行业产能淘汰速度高于预期。从板块上看,中金公司认为钢铁、建材、机械的部分子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此外,中金同样看好一些基本面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整合重组的前景。此前国务院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意见显示政府化解过剩产能的决心很大,已经对这些行业基本面构成利好,2014年伴随着并购贷款及优先股的推出,产能整合的方式将更为丰富,这也将助力整合进程,相关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供给改善还看产能投放

  国信证券表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转型期,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也明显降低。在整体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行业配置的选择逻辑由过去的关注需求端转向关注供给端和成本端的变化。

  从供给端来看,国信证券建议关注2014年产能投放水平相对降低,供给情况有所改善的行业;而2014年仍然保持较高产能投放的传统产业基本面将加剧恶化。用固定资产水平来衡量行业的产能水平,由于在建工程增速对于固定资产有明显的领先性,国信证券可以通过各行业目前在建工程的情况来大致推断行业2014年的增量产能投放水平。

  从在建工程变化来看,国信证券认为2014年产能投放水平有望下降的行业包括电力、机械、电力设备、建材、家电和基础化工。2014年产能投放水平可能仍然较高的行业包括钢铁、煤炭、石油石化和轻工制造。这些行业近两年在建工程增速不降反升,意味着未来产能投放压力仍然较大,行业基本面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从成本端来看,国信证券判断2014年原油和工业金属价格都将出现回落,成本端压力的减轻有助于一些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从各行业毛利率与原油和工业金属价格的相关性来看,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力)、建材、轻工制造、化工等行业将最为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另外,像电梯等一些需求稳定的细分领域也将受益于成本端的下行。因此,个股选择上,建议重点关注传统行业中的龙头蓝筹企业。

  一季度或成周期表演主场

  民生证券坚持认为,底线思维是2014年经济宏观调控的原则,7%的经济最低增速短期不会打破。从这层意义来讲,2014年的宏观运行环境仍将是温和的,不会太紧。2013年经济下滑期间,棚户区改造、铁路、信息消费和环保成为短期维持经济增速的“救火队员”;2014年,若经济下滑接近底线,上述板块大概率仍将扮演类似角色。

  在季节效应、基数效应的背景下,部分周期性上中游产品价格出现低位复苏的格局,业绩触底反弹叠加估值修复,有望成为一季度大盘的稳定器。

  首先,从煤炭行业来看,北方暴雪加快电厂冬季储煤加速,叠加年度合同谈判即将开启等因素,刺激动力煤价格继续上涨。

  其次,从水泥行业来看,2013年9月底以来水泥延续了上涨的趋势,目前华东地区需求仍较好,水泥和熟料库存尚在低位,且江浙皖均有主动或被动停窑,因此预计一季度水泥价格有望持稳。

  再次,就机械行业来看,2013年10月份挖掘机行业销量为7537台,低基数和季节效应下同比增速连续回升,10月同比23.7%超预期。不过对于周期股,民生证券全年持谨慎态度,去产能的业绩压力依然存在,因而围绕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兼并重组等主题概念优选周期股更为合适。

  涨价逻辑首推煤制甲醇

  长江证券通过对供给收缩导致弱势需求下依旧涨价的方式的对比,倾向于选择产能周期所带动的材料类涨价素材这一逻辑。这种大多集中在化工的子行业当中,煤化工的子行业即煤制甲醇值得重点关注。

  供给方面,煤制甲醇上一轮的产能投放高峰出现在2005-2009年,而2010年之后产能投资增速已有所回落。由于产能的集中投放,从可得的数据可以看到至少在2010-2012年这段时间内,行业产品利差一直维持在负值区间。正是基于产能过剩的存在,导致煤炭价格上涨难以向下游传导,煤制甲醇价格始终保持平稳以致利差下降。行业在2009年之后亏损面的持续加大,导致2013、2014年产能的投放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

  下游需求方面,甲醇下游需求主要是甲醛和醋酸,甲醛一定程度上受到房地产的影响,但是醋酸的需求增速过去几年来看较为稳定,保持在35%左右。因此,长江证券认为一个稳定的需求,加上过去几年行业面亏损导致的产能投放明显下滑,预计煤制甲醇价格在2014年将会有较大程度的改观。类似煤制甲醇这种化工子行业通过产能收缩的方式在2014年继续提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尼龙66等等,预计2014年上半年滞胀期的涨价链条大多都会集中于产能收缩带来的机会,而更多的子行业还需要细致挖掘。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