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出2亿亩”背后:亩产缩水 耕地质量下降

www.yingfu001.com 2013-12-31 08:31 第一财经日报我要评论

  邵海鹏

  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得出的20.27亿亩耕地数据相伴随的是,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出2亿亩背后,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是16.79亿亩,比十年前增加了1.88亿亩,而对于未来耕地的保护,中国社科院农研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对本报记者表示,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产权,它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88亿亩

  在总产量一定的情况下,统计账面数字上多出的2亿亩,是否意味着粮食单产降低呢?在昨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表示,二次土地调查多出的2亿亩耕地当中,相当一部分耕地已经在现有的播种面积当中有所体现。

  这是由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是在现有的耕地面积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来计算的。自从2006年废除农业税以来,中央政府加大对粮食的补贴力度。而此前没有耕种以及未如实上报的耕地,都在陆续用于农业耕种。

  对于耕地面积的增加,经济学家厉以宁深有体会。在其曾经对土地确权试点市县进行调查时,厉以宁发现几乎耕地面积都有增加。而一些地方政府给其提交的报告显示,经过土地重新丈量后,浙江嘉兴耕地面积大约增加了20%;湖州、杭州耕地增加面积类似。

  厉以宁表示,土地重新丈量后耕地面积之所以增加,其原因有四个:一是,承包土地开始时,土地质量有优劣,劣地是经过折合的;二是,机械化耕种使得田埂被拆掉,土地平整,零碎地块相连;三是,田边地头的荒地、低洼地也在被利用,计入重新丈量的面积总数中;四是,此前,出于少缴纳农业税,农民有少报土地的动机。但是农业税取消后,土地可以入股、转包、出租,农民有如实报土地的动机。

  再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劣地折合的更少以及开垦的荒地,厉以宁表示,耕地面积重新丈量后,全国耕地将不止18亿亩,而可能超过21亿亩。

  张为民解释到,201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是16.79亿亩,比十年前增加了1.88亿亩。增加的这些播种面积在耕地面积增加中有所体现。除此以外,还包括种植结构的调整,如棉花、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的减少,扩大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在国家统计局层面,面对实际耕种面积增加的现实,在抽样调查当中对全部样本,也就是农户的耕地面积进行全面丈量核实后,会对已有的耕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张为民表示,在调查样本中,不是按照报的耕地数量,而是按照实际播种的面积来计算。当然,这个实际的播种面积和原来的耕地面积是有所变化的。

  产权保护是根本

  不过,对于补贴面积和实际耕种面积的不对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本报记者表示,农业的补贴,不全是统一的。有些地方通过开荒增加了耕地,按照实际面积进行补贴,有些则是按照原来承包面积。

  党国英对本报记者表示,正是基于耕地面积与播种面积之间的不同统计路径,所以不能如此单纯推出粮食单产降低的结论。

  那么制约粮食产量的原因有哪些?党国英认为,不是耕地面积,而是价格,价格增加会使农民深挖土地的潜力。基于农业资本密集、土地密集的特点,耕地越多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果考虑到城镇化扩张所占用的优质耕地,党国英表示,耕地平均质量没有提高是肯定的。在今后,一是要采取严格举措,防止“占优补劣”的情况出现;二是划定农业保护区;三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率,挖掘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产权。产权越明晰,农民越珍惜土地。也就意味着,希望通过低廉价格剥夺农民土地的办法越来越难。产权是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党国英说。

  对于粮食单产是否下降,昨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但这不完全是事实。但是总的来说,耕地质量下降是事实。当然,耕地面积多少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这些耕地就只能够打这么多粮食。

  陈锡文说,这就好比一张100元,与10张10元,其实是一回事。但是感觉起来后者厚得多,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的土地也是这样。再加上,测算出来,多出来的2亿亩,先不说其分布,这些土地也是不稳定的。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提出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认为,全国耕地调查数据虽有所增加,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只意味着对生态的修复和生态建设有回旋余地。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