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大盘出现的中阴线基本上扼杀掉前三天的反弹成果。除了基本面的"钱荒"利空外,市场内在还有三大"隐性"黑手作祟,致使大盘慢刀割肉折磨不断!因此,后市能否真正止跌,还需隐性条件发生改变,投资者可密切留意!
自12月初以来,股指持续下行,屡次看似止跌但却均以失败告终,而大盘之所以陷入"急跌-缓跌-再急跌"的恶性循环模式中,就市场自身来说,三大黑手或是祸首:
1、权重不作为反而成拖累。例如今日"中字头"个股集体杀跌,带领大盘节节下挫。
2、量能不足。近期成交量持续低迷,资金腾挪意愿低迷导致盘面死气沉沉。
3、反弹力度弱。近期包括盘中多头并未表现出主攻态势,而是被动抵抗,而越抵抗则止跌企稳时间越推后。
在此背景下,市场弱势的惯性被不断放大,走出"磨人"行情。
因此,大盘若要改观,或至少需要上述三大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发生改变,例如权重股止跌、放量释放恐慌盘、多头主动反击等,及时打破弱平衡局面。
但不利的是,当前"改革面"处于平静期,市场上涨缺乏"外力"的推动。不仅如此,我们广州万隆近日反复指出,在1月IPO开闸50余家新股将上市、明年或将有800家新股发行,且新三板、优先股等资金分流明显的情况下,又恰逢年底资金紧张,投资者信心疲弱导致行情低迷,预计这一弱势状态在春节前仍难以扭转!
因此不得不承认,当前环境下的操作难度是较大的,高送转概念成为仅存热点。但也正是这难得的仅存的热点,告示投资者也应该在弱势中看到曙光。因为这表明部分主力已不甘心跟随大市,抛开指数打造结构性热点、游击战欲望强烈。世上并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绝望中往往蕴含生机。我们认为,在改革转型的背景下,那些真正受益于改革红利、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板块个股,将是挑起未来行情炒作主轴的重要方向,在弱市中主力资金敢于运作、吸取筹码,或与此战略思路不无关系。投资者不妨以大盘下跌作为甄别个股的试金石,从容考察坦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