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观察:中东局势趋向平稳,钓鱼岛争端有所升温
类别:宏观经济 机构: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研究员:霍健,陈殷 日期:2013-11-04
近期动态
新一轮伊核会谈将于本月7-8日举行,不少专家认为当前谈判进展顺利,伊朗的积极态度使得后期存在突破可能。埃及局势随着该国政府解除全国紧急状态的决定也逐渐趋于和缓。钓鱼岛局势近期有所升温,虽然中日之间发生长期军事冲突的概率很小,但紧张状态会损害两国间的经贸往来,从而加强我国与东南亚、中亚盟国的合作,并推动在当地经济活动的实施。
布鲁金斯研究所专家讨论伊核会谈前景(布鲁金斯研究所):伊核问题下一轮谈判将于本月7日和8日在日内瓦举行。对于后续会谈的前景,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专家认为伊朗已经被制裁折磨得筋疲力尽,他们现在急切地希望取得谈判进展,并看到诸如制裁减轻等切实的补偿。伊朗与六国之间的第一步将会是一系列建立信任的措施,用以阻止或许已经濒临爆发的伊朗核计划,并为后续达成全面详细的协议增强信心。除非六国继续坚持获得己方最大的利益,伊朗应该不会离开谈判桌。
钓鱼岛争端再度升温(金融时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上周末向日本自卫队发表讲话,称日本不会容忍使用武力改变地区现状的行为,这番话其实是说给中国政府听的。中国外交部对此做出回应,谴责日本领导人近日“不断发表涉华挑衅言论”,并首次详细展示了国内第一支核潜艇部队的情况。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亚洲专家格林表示,钓鱼岛附近发生意外冲突的概率前所未有的高,但如今跟1914年8月不一样。
钓鱼岛不是萨拉热窝,不会引燃东北亚的火药桶。即便发生意外军事冲突,也会被迅速遏制,但仍会极大地损害经济贸易往来。
美国和沙特的裂痕:三件需要知道的事(CFR):随着利雅得对美国在中东事务上的处理越来越不满,两国关系间的紧张程度已经达到近几十年的最高点。1)沙特早在2011年就对美国不支持推翻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感到失望,近期美国收回攻击叙利亚的决定以及恢复与伊朗的核谈判又加剧了这种不满情绪;2)沙特将中东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大战场,并希望镇压什叶派大国,但美国在这两个派别中均有盟友;3)美国对沙特石油的依赖性以及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正在减弱,这将影响今后美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