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23日表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可为今后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民族间生育政策的基本统一积累经验。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23日表示,目前各地正在为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积极努力,预计部分省份明年一季度可以实施。
据悉,符合政策夫妇可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材料到街道乡镇计生办申请再生育。双方只需一方户口所在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就可去申请。
李斌23日就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说明。当前,我国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条件成熟、时机有利。
李斌说,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她指出,我国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至1.6。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她说,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本世纪30年代初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一直在115以上,2012年仍高达117.7.
李斌同时提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预计政策调整后,今后一个时期,出生人口将适当增加。2015年总人口在13.8亿人以内,不会超过13.9亿人的“十二五”规划控制目标,也不会突破国家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
杨文庄说,各地人口计生部门正在组织开展摸底调查,以全面摸清单独夫妇及其生育子女情况的底数,做好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以及政策实施风险的评估工作,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下一步,将由省级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作出专门规定的方式,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上海单独家庭已经超过40万户
在上海,单独家庭已经超过了40万户,“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受到了很多符合条件的年轻夫妇的欢迎。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些有资格的夫妇中,真正有意愿生二胎的夫妇却并不多。
李女士一年前刚生下宝宝,虽然丈夫是独生子女,但她自己不是,因此想要第二个孩子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如今新政策赋予了李女士生二胎的资格,夫妇俩却有了新顾虑。“年轻人上班了,老人带孩子,带两个孩子身体可能吃不消。”
记者发现,虽然不少夫妇对新政策表示欢迎,但是问及是否会这么选择生二胎,很多夫妇表示放弃。有夫妇则表示,“生不起,生活费、读书费都很高,压力会很大。”
市卫计委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户籍人口中约有200多万个双独家庭,按现行政策都有资格申请生二胎,但是5年来,实际申请户数仅13000多例,实际生育登记仅7000多户,占比0.35%。这也预示着,对40多万户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带来出生人口骤增。相反,在上海目前0到14岁儿童仅占总人口8%的情况下,对改善人口结构起着积极作用。
生二胎的好处
第一、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的国策,但不是永远的办法。在上个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时,中央和国务院的许诺是30年,现在30年已经到了,就应该承诺。我们都知道“421”综合症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但却没有看到“124”的危害。所谓“124”,就是一个孩子,两个父母辈,4个祖父母辈,孩子的赡养义务与责任远远超过他或她的赡养能力。如果出现意外,那两代6个老人就是孤寡老人,其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反对派们无法想象的。
第二、允许生育二胎,并不是无限制的生育。消息告诉我们,上海只是允许符合生育二胎的人生育二胎,并不是无条件的生育。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有的人还不愿意生育二胎,甚至不生育。
第三、政策符合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70后的独生子女结婚的一个结果就是,要承担双方父母的赡养,以及父母的父母的赡养。在时刻有下岗,职业无保障的今天,着里面隐藏的社会问题,我们是应该可以预见的。可以说,独身子女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开始日益凸现。
有人说,上海不应该鼓励生育二胎,应该引进人才。说明人才已经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传统的观点,人才无非就是所谓的专家、学者。但是上海的建设、发展更多的是需要“民众型”的建设者,需要的是众多的群众。
况且,引进“人才”也解决不了上海的“老龄化”问题,而且随着人才的引进,老龄化问题会更突出(引进一个,带来一群不是没有可能).
第四、更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的人看民族素质,就是看学历,学历是衡量人口素质的一个尺度,但不是唯一的。人口素质除了文化、智力之外,还必须包含伦理、情感、社会价值观等。独身子女对人口素质的负面影响,已经有目共睹。二胎化有利于孩子体会兄弟情、姐妹情、手足情,有利于孩子的和谐发展。
单独二胎政策各地明年初开始实施 5主线掘金概念股
23日晚,央视消息,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明年第一季度有关省、市、区将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一、符合政策夫妇可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材料到街道乡镇计生办申请再生育。二、双方只需一方户口所在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就可去申请。
分析认为,奶粉、玩具、 婴儿用品、婴儿护理、儿童药等行业受益。
当前生育政策下,我国人口增长趋于平稳。由于计划生育等因素的推动,我国建国以来的出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除了1980-1987年的阶段性上升),而近几年则稳定在1.2%左右,年出生人口在1600万左右。人口趋势的平稳化也意味着房地产需求的逐步平稳化;在没有新的政策出来的情况下,行业将逐步由粗犷的增长走向稳健的增长。
二胎放开可扭转人口增长平稳的趋势,带来年27-39%的增量城镇婴儿。1)据我们测算,当前二胎适育年龄(定义为25-34岁)的独生子女约2200万,未来十年还会呈上升趋势。2)假设50%的家庭愿意生二胎,则“单独”二胎放开能带来年9-21%的增量城镇婴儿,二胎全部放开,能带来年27-39%的增量城镇婴儿。3)若压抑的需求在二胎放开首年爆发性释放,当年所带来增量城镇婴儿会更多,预计在7-77%左右。
上市公司备战婴童消费
今年以来随着二胎政策松动预期渐明,上市公司已在加紧布局婴童产业。今年5月,西部牧业(300106,旗下的花园乳业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6月正式生产,并确定了立足覆盖本地区市场、逐步走向全国的发展策略。目前公司产品已进驻多家商超开始销售。
“婴儿医疗器械第一股”戴维医疗近期通过收购兼并“加码”婴儿保健产业。公司主要生产新生儿使用的婴儿保育设备,核心产品婴儿培养箱可作为新生儿离开母体的第二个“子宫”,目前正从单一产品向更多产品线突破。11月12日,公司公告,使用自有资金收购宁波甬星医疗仪器100%股权。甬星医疗主要业务为智能输液泵的生产、销售,这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的产品,主要用于升压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等。
公司人士表示,“随着二胎政策的调整,新生儿将显著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也会相应增加,公司会因此不断增加代理商数量,并有望获得更多的政府招标机会。公司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都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短期内不会爆发式增长。”
五类个股将受益:
分析人士认为,二胎政策如放开五类个股将受益:
1、母婴药类:戴维医疗、山大华特、康芝药业、通策医疗、太安堂;
2、婴幼儿奶粉类:贝因美、伊利股份、西部牧业;
3、婴儿用品:卫星石化、江南高纤、中顺洁柔(尿不湿)、北玻股份(奶瓶);
4、儿童玩具类:群兴玩具、高乐股份、星辉车模、骅威股份、奥飞动漫;
5、幼儿教辅类: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
那么从一个孩子的孩童期到成人后的学生生涯再到最后的步入工作,这些年中,到底需要花费多少的费用呢?我们上海热线财经频道也为广大上海网友,做了一个详细的数据推理:
一。怀孕生产:10500元左右
孕期检查、B超、药费等,1500元左右。
孕期买土鸡、水果及其它营养品等,4000元左右。防辐射服及孕妇装,2000元左右。
上海普通妇产医院,顺产各项费用加起来,约3000元。如果剖腹产,那么费用在8000-10000不等。
二。0-3岁:41000元左右
如果宝宝不生病,0-1岁的时候,奶粉钱加衣物等钱,每个月约15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么每个月约1000元。周岁内最少要花12000元左右。
1-3岁,买各种早教资料及玩具,约5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钱,每个月约1000元。那么加起来,29000元左右。
三。幼儿园(学前)3-6岁:95600元左右
如果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光赞助费就2万到6万不等,甚至更多。
上海普通幼儿园一个月托管费最少1500元左右,饭费500元左右,其它杂费100元左右。这样算起来,每个月至少2100元左右,三年36个月,总共75600元。
四。小学:122000元左右
现在是说义务教育不用花钱,但是择校费和培训费收起来,那是条子都不打一张的。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是很没谱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5万吧。
然后,按照不收学费算。书本费、买手机等各种东西,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费,平均一个月最少1000元左右。六年下来,总共72000元。
五。初中:40000元左右
和小学一样,初中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免学费,固定收取的杂费也不高。如果是公办的,一学期杂费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学校内的补课费、兴趣班费、伙食费也不高,一学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过,孩子在初中阶段置办学习用品的花费要高起来,电子辞典、MP3、电脑等,这三年内要花费数千元。这样算下来,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上花费要1.5万元左右。
同样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上初中很多人会选择“择校”,这样就会产生一笔赞助费。5-10万元不等。在家里,主要是饮食、服装和出门游玩的费用,这三年孩子在生活费用上大约要花费2-3万元左右。总的算下来,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择校,总花费4万元左右;如果择校,要8-15万元左右。
六。高中:50000元左右
如果孩子中考顺利,考上了公办重点高中,那么一般每学期学费只要1200-1500元,如果选择寄宿,2000元一学期。三年学杂费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选择公办一般高中学习,学费是900元/学期。但如果此时选择公立转制高中学习,每学期学费大约3000-4500元左右,同时要交一笔一两万元的择校费。三年学杂费3万元左右。
如果上民办高中,三年学杂费花个十几万也是正常的。同时,高中的学习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学生都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补课,三年也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高中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为此即便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给孩子买电脑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
总的计算下来,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总花费大约5-20万元。
七。大学:70000元左右
高中毕业以后,有的人考上了大学。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四年学费2万元左右;杂费、生活费一个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来回家和旅游的费用,四年4万元左右。总计六七万元够了。
有的人上了大学以后,家长给的预算比较高,总花费15-20万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由于有一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则费用还要另外多20万元左右。大学花费俭还是丰,大多数人还是看家庭情况决定。
至于考研或留学,更是看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本科之后要继续深造,那么也还得准备10-80万元,以供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或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