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丝路经济带”构建内陆改革开放脉络

www.yingfu001.com 2013-12-23 00:00 中国产经新闻我要评论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外贸历史的辉煌,曾经在西北大漠回响的声声驼铃已经变成了隆隆的火车汽笛,曾经扬帆大海的木船也已变成万吨级巨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次被提起,这不仅勾勒出未来中国经济带,也为“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12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商务部近期将加快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与相关国家共同研究提出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具体合作措施。

  在中国人民大学杨万东教授看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两条路径。

  杨万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沿海地区的开放,内陆地区开放不是很充分,现在是两条路径同时并行,让中国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态势,代表着开放的新阶段。

  作为中国和中亚各国合作的创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9月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无疑给予了中国内陆开放的一次机会

  “以前内陆城市的发展只是简单地对内开放和政策支持,现在增加了与中亚国家的联系,内外互动,‘以开放促改革’,可以解决现在内陆地区发展出现的一些瓶颈问题。”此外,杨万东指出,未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会有大量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这时可以与中亚国家优势互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共同发展。

  而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得益于海洋的便利性,更是发展显著。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6900多亿美元,比去年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贸易总额多1400多亿美元,占外贸总额17.9%。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面向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对外政策,北京社科院外国所副所长刘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水平很高,贸易额也很大,今年更是提出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未来随着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逐步开展,将会逐步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开放,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泛亚铁路等项目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部分。

  而作为不同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自贸区形式,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自设立以来就备受瞩目,上海自贸区成为我国积极主动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9月底的挂牌,以及2013版负面清单及相关政策的陆续推出,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开放程度之高,更是让广州、厦门、天津、重庆等城市积极申报自贸区建设,试水改革开放深水区。

  “30年前的开放主要是为了引进市场机制,但是总的来说,规划比较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杨万东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壮年期,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已从原来简单的学习和模仿变成自我的成长,依照国外先进的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全面设计。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由此,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特区,不免发现,各自都对接着相应的外部环境,深圳对接香港,珠海对接澳门,厦门对接台湾等。因此,杨万东认为,自贸区开始深化改革开放,未来呈现的中国经济带也会有所依托。如长江经济带将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和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现在看来,国家对于对外开放的思路很清晰,有一个宏观的战略。”刘波指出,除了东南沿海地区比较活跃的对外经济区域外,东北有中国-东北亚博览会,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西部有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欧亚大陆桥;西南部有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全方位改革开放。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