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网站昨日晚间公布的信息显示,又有两只银行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民生银行成交920.5万元,兴业银行成交1530万元。两笔交易的买卖营业部完全一致,可能是机构之间正在对倒银行股。
大宗交易平台信息显示,昨日民生银行以8.11元价格成交,较7.88元的收盘价溢价约3%,买入营业部为信达证券北京北辰东路证券营业部,卖出营业部为银河证券上海东方证券营业部。兴业银行昨日则以10.2元价格成交,较10.12元的成交价有近1%的溢价,其买入营业部与卖出营业部和民生银行上笔交易一致。两笔交易的买入营业部与卖出营业部一致,这不禁让人猜测是否是机构间对倒。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12月12日刚发生了两笔大宗交易,成交额分别为23.33亿元和5.67亿元,共计成交金额为29亿元,并且周三农业银行也现身大宗交易市场,溢价10%买入2.97亿股,成交个达8.29亿元;周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也现身大宗交易,溢价10%,成交金额分别是6.43亿元和1.54亿元。
自招商银行巨额大宗交易后,银行股已经成为大宗交易平台的常客。但是资金为何此时大手笔买入银行股,至今仍然是个迷。有分析人士称,临近年底,机构之间可能需要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所以出现了这种两只银行股买卖方一致的情况,也可能是同一家机构内部的不同产品进行调仓。
此外,也有银行业分析师认为,最近频繁出现的银行股大宗交易并不是孤立的,一方面说明这些品种具有投资价值,获得了大资金的青睐;另一方面可能也预示着银行业有重大的政策变动,比如优先股可能率先在银行业进行试点,因为这可以实质降低银行核心一级充足率要求,大幅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