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公司获逾10亿元财政补贴
临近年末,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补贴的公告开始纷至沓来。统计显示,截至12月19日,12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共有26家上市公司公告收到各项财政补贴,合计补贴金额约106752.12万元。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总体来看,收到财政补贴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上述26家12月份收到政府“红包”的上市公司中,收到财政补贴金额超600万元的公司如下:*ST宝硕(51208.35万元)、江淮汽车、孚日股份、中信海直、长园集团、新农开发、海思科、东风汽车(1226.15万元)、佰利联、康盛股份、华北制药(1036.84万元)、九九久(998.54万元)、赣锋锂业(840.24万元)、中兴商业、丽鹏股份、浙江震元、海鸥卫浴、光电股份、广济药业。
其中,*ST宝硕12月份公告称,近日,公司分别收到保定市财政局《关于下达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通知》及《关于下达宝硕股份有限公司补贴资金的通知》文件。具体公告如下:1.根据保定市财政局《关于下达市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通知》文件,给予公司技术改造资金2217万元,该项资金主要为公司氯碱分公司因政策性关停造成的技改损失补贴。目前,公司已收到该项补贴资金。2.根据保定市财政局《关于下达宝硕股份有限公司补贴资金的通知》文件,给予公司经营性财政补贴48991.35万元,该项资金主要为公司氯碱分公司因政策性关停造成的损失补贴及公司自2008年以来的职工安置补偿费补贴。目前,公司已收到该项补贴资金。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2月19日,12月份以来,上述26家收到财政补贴的公司股票中,仅*ST宝硕(1.16%)、华北制药(1.02%)、孚日股份(1.00%)、浙江震元(0.47%)等个股期间实现上涨。
其中,孚日股份月内累计涨幅为1.02%。公司12月18日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高密市人民政府下发的《高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批复》文件,给予本公司1亿元财政资金补贴,该补贴款项用于支持本公司光伏产业的发展。公司于12月5日收到与该文件相关的第一笔补贴款4600万元,余款5400万元公司已于12月17日收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6家收到财政补贴的公司中,有5家公司预告2013年年报业绩预喜,这5家公司预告2013年全年净利润变动幅度如下:孚日股份(750%)、海思科(40%)、海鸥卫浴(30%)、赣锋锂业(20%)、丽鹏股份(10%)。
孚日股份:收到1亿元财政资金补贴
孚日股份12月18日午间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高密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文件,给予公司1亿元财政资金补贴,补贴款项用于支持本公司光伏产业的发展。
孚日股份表示,12月5日收到与该文件相关的第一笔补贴款4600万元,余款5400万元公司已在12月17日收到。
海思科:产品梯队丰富,持续盈利能力强
海思科 002653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分析师:朱国广 撰写日期:2013-10-18
事件:8月28 日下午,我们参加了公司的投资者见面会,对公司的产品梯队、生产模式、研发及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
产品梯队丰富,新品种增长速度较快。1)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II)。
该产品市场很好,为公司近几年重点培育的产品,可依托公司强大的制剂生产和销售迅速放量,预计2013 年销售过亿是大概率事件;2)盐酸马尼地平片。已经有少量的销售,当前正在准备进医保,预计其可能在2015 年市场放量。3)产品梯队丰富。后期重磅产品有复方维生素注射液(13)、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即多室袋注射液)、精氨酸谷氨酸盐注射液及氨乙酰左卡尼汀片等药品,其中多室袋注射液是营养全合一(AIO)的概念,为肠外营养药未来的主流方向。公司在研药品中目前已有20 余个向国家药监部门提出了注册申请,这些药品中至少有8-9个前景较为看好。
合同控制下的生产外包。公司的理念是“抓住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生产方面能外包的尽量外包”。1)混合型的生产模式。生产方面尽量委托给合作方,保证其充足的利润;但包括对制剂工艺要求较高的高端产品在内的难以委托生产的产品将由公司自己生产。2)严格的合同控制。对生产合作方采取了合同约束、原料药控制、派驻厂监督等方式进行约束。
平台建设下的高效研发体系。公司当前的研发人员有311 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25%,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到了40%以上,并建立了四大研发技术平台。1)药品获批速度快。公司在研药品丰富,涵盖多个治疗领域,内部建立了定位准确、务实高效、分工精细的研发体系,保证了公司每年都不断的有较多的药品获批。从2012 年6月至今公司已有6个制剂和5个原料药获批;2)研发领域清晰。创新药物方面,每年对于小分子化合物专利药的投入逐渐增加到研发总投入的约25%,对生物创新药的投入逐渐增加到研发总投入的约25%,对于有专利和技术壁垒的创新型仿制药的投入至少保证在研发总投入的约50%以上。在小分子化合物专利药上大约有100 人在做相关工作,三大方向为麻醉、抗凝血、抗乙肝;在生物创新药上大约有20 人,主要做新型抗肿瘤的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