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铭泽12月14日报道:12月沪牌拍卖今天举行,“警示价”仍为74900元。记者注意到,与上月情况相似的是,依旧刚开拍最低可成交价便被顶到了74900元,接下去便是等待第二阶段修改出价。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警示价”限制之下,第一阶段怎么出价都跳不出这座“五指山”,拍牌者的心态也就发生了变化,干脆一下子“到位”。
由于明年全年统一设置“警示价”72600元,使得沪牌价格将“彻底稳定”一年,投拍者不再可能通过出高价“一步登天”,在接受7万多元牌价的前提下,大家都是公平竞争,观望者会更多参与到其中一起“秒杀”,因而业内认为竞标者人数或将稳中有升。记者注意到,11、12月在相同“警示价”的情况下,竞标者分别为38220人和39625人,就呈现这一态势。
在“警示价”前提下,同样明显的就是,沪牌一开拍就会直接被顶到“警示价”的极限,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竞拍者往往会从100元开始试探,直到第一次阶段快结束时,才会飙升至一个高位价格;也不像4月设置“警示价”以来(10月起为有条件启动“警示价”,当月未启用),人们也习惯性地先探试一番,往往要在开拍十多分钟后才会抵达并停留在当月的“警示价”。
经过10月短暂未启用“警示价”并且牌价大涨后,竞拍者的心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上月起再度恢复“警示价”,最低成交价在刚一开拍后就被顶到74900元的极限,毕竟决定能否成功拍牌的是最后的“秒杀”,而首次开出的只是参考价而已。
(王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