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八卦 > 正文

外媒:张艺谋超生给自己贴爱国标签很荒诞

www.yingfu001.com 2013-12-11 23:00 法制晚报我要评论

  12月4日,张艺谋工作室通过微博发声,对公众提出的为何超生而不移民的疑问,回答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是中国人。

  这一回应出炉后,引起网友和媒体的广泛热议。7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张艺谋道歉无诚意,痛批这位国宝导演的道歉诚意不足,“一副理直气壮,甚至倒打一耙的傲慢嘴脸,更可见其所爱国家的公民在其心中的分量也不值一提。”

  新华社的这篇评论再次引发争议,港澳台及海外媒体均对张艺谋超生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普遍认为张艺谋的超生原本是单纯“违反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已,但其4日的“统一回应”则类似“肥皂剧”般荒唐,至今已成丑闻。

  危机公关出昏招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台湾《中国时报》声称,张艺谋曾在1999年为送女儿出国念书办了绿卡,不到1年就退卡,其实为的是中国市场,“大陆《国籍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他若取得美国国籍,就得放弃中国国籍,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在大陆的巨大的市场,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也不会是他,他自然无法为了绿卡放弃国籍。”

  该报还写道,1987年张艺谋首次导演电影《红高粱》声名大噪,“从此之后,他在中国显赫了26年,他的电影被视为艺术,人更被视为中国国宝,但‘超生风波’烧了8个月,他的一世英名也毁于一旦。”

  《澳门日报》则援引新华社评论称,“法律在他心中的分量轻于鸿毛”,更称大陆网友完全不领情,“这到底是在道歉,还是以道歉之名兴师问罪、开脱罪责?”

  作品迎合西方受众 被批“自我他者化”

  香港《亚洲周刊》也借机刊载文章《张艺谋与自我他者化》,批判张艺谋的“价值取向”。文章指出,当前,一些亚洲艺术家为了成名或者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注意,转而面向西方受众进行创作,刻意迎合西方评论界的审美标准。这种“自我他者化”的倾向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越来越明显。

  文章提到其早期电影《秋菊打官司》,称片中的巩俐不施脂粉,身材臃肿,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影片表现了农村社会既局促又互相倚赖的人际关系,又暗示有时法律不外乎人情,法治不如人治,与今年奥斯卡外语片得主《一次别离》里调解家庭纠纷的法官的立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成名后的张艺谋急于拍大片逢迎西方的评论界和电影观众,直至《金陵十三钗》终于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

  替张艺谋说话 遭海外网友谴责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副研究员易富贤9日在英国BBC中文网上发表评论称,张艺谋是迫于压力而“自首”。更声称,“一些民众出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态,转而谴责张艺谋超生,成为卫计委的义务‘催款员’。”

  易富贤称有很多“非独家庭”给他发邮件表达不满,更罗列大量数据表示“中国缺的是孩子,需要鼓励更多的家庭像张艺谋这样生三个孩子,而不是严惩张艺谋。”

  不过,此番言论遭到了不少海外网友的谴责,国外网友留言表示,“文章所写的数据并无出处,这和从地摊上买来的‘密谈’、‘内幕’没啥区别,属于捕风捉影。如果一篇文章的论据建立在捕风捉影上,不会有什么人愿意相信。”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