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
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暨2014年经济蓝皮书称,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结构性减速,2011-2030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呈不断下降趋势。
蓝皮书指出,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已趋饱和,劳动力和资源开始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然而,研究显示,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制造业(在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上海,前者只相当于后者的70%)。基于这样的差异,当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之时,中国经济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必将下降,由之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必然下滑。
市场重归谨慎蓝筹股遭遇融券压力
近期,沪深两市维持震荡整理格局,蓝筹权重股的反弹动能有所减弱,投资者的情绪重回谨慎。这也在12月9日的两融数据上有所体现,权重蓝筹股遭遇大量融券净卖出,显示投资者对于权重蓝筹股持续走强信心或有限。
新三板业务加速“圈地” 或将分流部分场内资金
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新三板扩容在即,各地均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到新三板挂牌。除此前数十家高新园区为挂牌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外,自11月以来,又有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等多个地方纷纷出台办法,对成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实施奖励。
一些分析报告预测,预计2015年底新三板总市值有望在6000亿元以上,总成交额可达3000亿元,年换手率可提升至30%。5年后成熟的新三板市场会达到与台湾地区市场类似的水准,即市值占主板市场的3%,成交额占主板市场的0.5%以上。累计将约7000家企业挂牌,总市值约1.4万亿元。
道指周二跌0.33% 投资者担忧美联储缩减QE
美国股市周二收低,标普500指数在昨日创新高后回落。美国监管机构周二通过了限制银行交易活动的“沃尔克规则”,投资者仍然担忧美联储会在下周的决策例会中宣布开始缩减QE规模。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2.40点,跌幅0.33%,至15973.13点;纳斯达综合指数下跌8.26点,跌幅为0.20%,至4060.49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75点,跌幅为0.32%,至1802.62点。盘面上,公用事业和医药板块领跌,原材料板块表现好于大盘。
据媒体报道,美国监管机构周二通过了限制银行交易活动的“沃尔克规则”,此举是美国改革银行业的重要一步,避免银行业再次出现需要政府救援的重大危机。
11月钢铁产量创年内新低
在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双重压力之下,钢铁产量开始下滑。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202.93万吨,环比下降3.34%,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产量下降的同时,钢铁企业的盈利也在逐渐下滑,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当月列入统计的86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16亿元,环比下降了47.46%。
业内人士表示,钢铁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在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的背景下,钢价后期将继续盘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将继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