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培育出携氧红细胞 “人工造血”有望实现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干细胞培育出能够携带氧的红细胞,在此基础上有望大量培育用于输血的红细胞,帮助医疗系统缓解用血紧张状况。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自我复制,这让严重贫血患者目前只能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对红细胞进行实验室大规模培育,在日本一直是受重视的课题。
虽然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自我复制,但其发育过程中的“半成品”——红系祖细胞具有复制能力。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干细胞报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有两个基因对红系祖细胞的复制和成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将这两个基因导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成功培育出在实验室中几乎可以无限复制增殖的红系祖细胞,并使它们成功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
分化出的红细胞中大部分都是胚胎血红蛋白,与成人血红蛋白不同,但研究人员证实这些血红蛋白有携氧能力,并能在输血后在实验鼠体内循环。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让红系祖细胞分化出含成人血红蛋白的红细胞,以期最终改善日本供血紧张状况。
干细胞是能够发育分化成不同细胞的“原初细胞”。胚胎干细胞来自胚胎,分化能力最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同样有很强的分化潜力。(新华社)
中源协和:干细胞概念的领跑者
干细胞概念的领跑者当属中源协和,其原名为ST望春花,今年2月12日,正式更名“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公司”,使干细胞概念名正言顺。从公司公开信息中可以发现,干细胞产业已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它是我国干细胞产业化基地,也是亚洲脐血库组织的首批成员,2008年,企业盈利增长了270%,有机构预计今年企业盈利将再增长300%以上。
公司控股57%的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就是主营脐带血存储业务的企业,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利润增长,未来通过干细胞产业的升级,中源协和有望逐步延伸干细胞产业链,最终扩大公司在干细胞产业领域的优势。
复星医药:建成干细胞研究中心
复星医药用配股资金1500万元建生物治疗研究中心,用于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以及干细胞库和生物治疗技术的构建。
复星医药2012年投资干细胞情况(万元)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7,000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14,000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43,500
徐州万邦金桥制药有限公司 3,000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1,500
重庆康乐制药有限公司 1,800
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4,000
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8,000
合计 122,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