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锐:巨幅颠簸不改指数“冲刺”预期
仅仅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市场就确立了二八分化,冰火两重天的本质,剩下的事情就是看二股护盘和八股崩跌力量谁能占据上风了。午后创业板继续一蹶不振,午评时援引王炜先生的那段话已经深刻揭露了小板(中小板算是偏向创业板多一些,但也有部分品种带有主板特质,如大金融的宁波银行,山西证券等,这类个股是创业板所不曾拥有的,另外部分绩优股如苏泊尔,闰土股份,金螳螂要么强者恒强,要么底部顽强,也是非常值得关注风景线)的尴尬特性;另一面权重股则是走得风生水起,国寿平安各有3%左右的涨幅,建设银行大涨2%以上,两桶油也是在午后急急拔起,把黄岛事故的打击暂时先抛在脑后了,有人会嘲笑二股们又是“奉旨授命”而来,这真可谓是站着看戏不腰疼了,蓝筹股涨了大家还颇有微词,难有非得让它们和八股一起跌,才是大家最开心的结果?不管是否国家队出场,此时都是必须。
道理很简单,如果从主动迎合消息面的角度来分析,市场当前本来就非利空当道,充其量是利好和利空各半,而创业板遭遇致命一击的道理笔者在午评时也说得很清楚:之所以现在跌这么惨,就是因为之前炒得过高了啊!那为什么炒得过高?因为IPO不重启,总是盯着这么几只翻来覆去的操作,能不炒高么?看到这里您仔细想想,创业板今天暴跌,到底是“IPO突然就重启”惹的祸,还是“IPO迟迟不重启”惹的祸?本质上而言,创业板有泡沫刺破,估值回归的必要性,之前笔者也强调连续的上攻是“合情而不合理”的,只是缺乏导火索而已,如今在导火索的引领下,市场形成了从众的思维惯性——即把IPO重启当成了唯恐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成纯粹利空了,而忽略了优先股,PMI等一些利好,那有些个股带头迎合利好做表率作用,实在是理所应当;而从被动护盘角度看的话,主板跌下去IPO再行之事就算不泡汤也势必成为笑话,即便是强制要大家认识到“IPO来了不是天塌了”,也必须要有中枢品种挺身而出稳定军心。
而细细分析IPO发行制度的改革,您会发现其已经触及到股市的“灵魂”,确实可圈可点。比如,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股市深层的,甚至是非常难以表态的禁区性质问题,这次改革取得了巨大突破,市场天枰开始向投资者倾斜,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看到。再比如,新股发行机制开始放射到市场制度本身的变革,除在询价、定价环节清除融资者倾斜机制之外,证监会还要求交易所研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和交易过程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一系列的机制安排都是技术性安排,这就对了。这说明我们的监管者开始更加重视市场机理的研究,更加重视市场本身的机制建设,这其实才是现阶段深化市场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此次IPO新规大大提高了公司造假上市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大大减低了公司低质高价的可能性,大大压制了一级市场股票的投机性需求(尤其是这一点,其实可以充分缓解二级市场的压力,当前小板恐慌下跌绝不是因为IPO“抽血”,而是午评时所说的:“新欢”夺了“旧爱”)。这都是重大的进步,都是关键性的进步。
所以在二级市场本身非理性动荡的关键时刻,我们不仅不应该人云亦云地去抱怨甚至谩骂,而应该透过问题看本质,认识到在阵痛过后中国的证券市场很可能又将跨出关键性的一步,甚至是脱胎换骨的重生(有人说从此以后迎来真正的价值投资时代,垃圾股将彻底回归垃圾?我看没那么简单,毕竟上市公司本身的质地问题不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所能解决的,但我们相信情况至少会变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市场核心估值的大象股出现群情激昂式的上扬,难道不应该么?由于港股在午后也依然维持小涨格局,没有被A股的夸张走法“带下来”,这也就更给了权重股继续发力的理由,在上证50有10家个股涨幅超3%(其中就包括两桶油)的情况下,沪指最终是如何收盘的呢?其再现了10月29日的“螺旋桨”走势,虽然重心有所退守但依然维持在2200点整数关口之上,更神奇的是,10月29日是阴十字星,而今天居然是一根“假阳线”!
看起来哀鸿遍野的市场(有近400家个股跌停),居然最重要的指数是“以阳线报收”,您能想到是这样的结局么?很多人恐怕已经被创业板直奔跌停去给吓懵了吧?其实这就是行情的玄妙所在了,既然之前创业板引领者中小板持续走牛,今年全年的“牛阳线”已成定局,如今遭遇导火索出现大幅回吐当在情理之中,相反主板指数不仅没怎么涨,还落后于港股,承担着构筑改革平台的重任,表现如此抗跌也不在意料之外,说今天的走势是“大跌”也好,是“巨震”也罢,关键是看您研判的是什么对象。如果您一直按照笔者的建议,对创业板包括部分中小板个股怀着的是一颗适当参与而又不失敬畏的心,那即便是今天刚刚止盈撤离,其损失也想必不会太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