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财政绩效评价继续扩围 中央部门花钱或要先申报

www.yingfu001.com 2013-11-16 09:17 经济观察报我要评论

  未来政府部门花钱的效率,或将直接关系到来年钱袋子的多与寡。

  目前,原来针对政府项目和工程的预算绩效评价,正在逐步推广至其他有财政资金分配权的中央部门;而对部门资金使用的考核和评价,也将反映到来年的部门预算当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表示,未来可以由财政部门牵头,对各个平行部门和有财政资金分配权的部门,比如水利部、农业部、科技部等,要求部门申报项目才能获得预算支出,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他告诉记者,中央财政资金分配沿用的是切块方式,同时在做预算时采用基数法,由上年的花钱数乘以百分比,就是今年的预算,而不是根据今年有多少项目来进行预算,所以造成很多资金拨出去的时候并没有项目。在王朝才看来,未来应该以财政资金投入多少项目,以及项目要达到的目标是否实现为考核标准,来做好部门预算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以往预算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和工程领域。

  地方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起步较早,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地方绩效评估有近百个项目80 多亿元,到2013 年已达3 万多个项目近1 万亿元。目前全国36个省(区、市)财政厅局已有20 个设立了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预算绩效管理从省本级逐步扩展到市县一级。

  2013年8月,财政部首次对全国近2000 个县的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门户网站对排名前200 名的县和前10 名的省进行了通报,做得好的地区给予相应激励,做得差的地区则约谈相关负责人。

  “使用财政资金都将进行评估,并要做出解释,达不到预期目标,还将问责。”财政系统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正在推动的是省以下市县一级的预算绩效管理。

  一位西部省厅的绩效管理处处长告诉记者,该省的相关处室已经成立了几年了,不仅仅做绩效管理,还有地方债务的工作也在这里,比如上半年的地方直接债务和银行对账、债务统计等。

  相比地方,中央部门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则相对较晚,是从2009年开始试点。当年批复确定了94个中央部门的160多个评价项目,到2013 年,全部中央部门都纳入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共有473 个,涉及资金286 亿元。

  有专家建议,对部门资金使用的考核和评价,应该反映到来年的部门预算当中,未来部门只有申报项目才能获得预算支出,这样预算绩效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据了解,每年财政部在编制预算时,会给相关部门切出一笔资金,用于各个领域的基本建设,但编制预算时,财政部并不清楚这笔钱将用于哪些项目,因此,也无法针对这些项目做考核和评价。

  为改变这一现象,2009年财政部发布《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要求在进行部门预算测算时,结合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合理安排项目支出预算。这对拥有财政资金分配权的一些中央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紧箍咒。

  专项资金

  目前,拥有财政资金分配权的中央部门,包括水利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其中,由于涉及到“投入要占当年GDP的4%”这一刚性要求,教育资金的分配是地方财政官员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每年教育资金是可以计算的,GDP的4%,对财政来说真的很是愁人。”一位地级市财政局预算科负责人抱怨道,但去一些学校看了看,条件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不知道每年投入的教育资金都用在什么地方。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现在教育不是根据实际的客观需求花钱,而是根据一些人为的、预先设定的标准花钱,即使客观需求不存在,也要满足标准,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一些问题。比如,有多少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平均一年标准支出是多少,应该根据这个安排资金,假设一个地方学生人数很少,学校即使盖得很好,最后也会出现一些地方将校舍租给农民喂猪的情况。”王雍君说,如果仅按照GDP的4%来花钱,就会在局部地区造成不合理,在GDP很高的地方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类似的现象,在基建投资项目、农业和科研经费等领域也经常出现。现在,财政部门希望通过实施绩效评价以及项目申报的方式,来打破这一局面。财政部在2014年中共部门预算编制的通知中就强调,要将2012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作为2014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创始人微博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4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