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条件》对造船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具备较强实力的综合型大型造船企业来说将形成直接利好提振。中船股份、广船国际、中国重工、舜天船舶等行业龙头股有望率先受益。
数据显示,冷清沉寂的造船市场出现了一些转机与生机,10月份船舶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新签订单共成交162艘、合计1012万载重吨;1月份至10月份累计成交1566艘、合计10094万载重吨,分别同比增长30.6%、125.0%。在新订单刺激下,干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11月份的新造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6.3%、1.1%、7.8%。目前主流船厂的2015年船台排布趋满,订单价格的上涨将推动企业获得盈利。
致使造船市场出现转机的主因确实是船价探底,因为已经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船价不太可能再往下降也在业内达成了共识,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市场的船价已经降到近10多年来的最低。希腊海运部部长科斯蒂斯·穆苏鲁利斯曾公开表示,希腊向中国船企订造船主要是因为中国船的造价较低。
对此,申银万国的一位分析师指出,目前航运仍处于吸收过剩产能阶段,2013年将是航运企业从保现金点向保盈利平衡点过度的一年。从投资机会的把握来看,《条件》的出台有利于造船行业经历5年萧条之后出现稳定的底部区间,但新接订单的持续好转还有待于航运市场的恢复,所以建议中长期投资者耐心等待2014年造船行业的投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行业状况是否意味船舶制造企业会迎来喘息的机遇?哪些个股值得投资者?
从昨日的市场表现来看,中船股份、广船国际、中国船舶、舜天船舶、中国重工等船舶股均实现上涨。从昨日资金净流入的情况来看,中船股份(1699.21万元)、广船国际(1122.46万元)、中国船舶(981.24万元)、舜天船舶(480.83万元)等船舶股当日资金净流入超400万元。比较典型的中船股份,昨日公司股价上涨4.42%,该公司是中船集团船舶构架配件和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国大型纲结构、成套机械工程制造基地,具有建设部颁发的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钢结构业务。公司以大型钢结构工程、重型港口机械、特种压力容器等三大拳头产品为主导。拥有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座导弹发射架、第一台过江和地铁用隧道盾构掘进机等众多国内“第一”。
对此,广发证券认为,在造船行业进入消化过剩运力新阶段,行业复苏态势明朗,利润弹性(船价是核心指标)和估值弹性(整合是重要催化剂)值得观察,建议高度关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盈利能力的改善和中船集团优化整合的进展。
新船订单突破1亿载重吨,价格开始走高
造船行业:10月船舶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新签订单共成交162艘、1,012万载重吨、74亿美元;1-10月累计成交1,566艘、10,094万载重吨,分别同比增长30.6%、125.0%。在新订单刺激下,干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11月新造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6.3%、1.1%、7.8%,调研反馈主流船厂2015年船台排布趋满,订单价格的上涨将推动企业获得盈利。
海工装备:根据IHS Petradata的统计,全球作业水深为2,000-5,000英尺的钻井平台费率近期持续创出历史新高,10月份的费率较年初上涨25%左右。由于费率水平与钻井平台的投资回报率直接挂钩,也反映了行业的供需状况,其持续走高意味着后续的订造需求可观。根据Upstream报道,中集来福士与Landmark签署协议,将为后者建造1+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
集装箱:由于2012年底至2013年初的淡季释放了过多需求,集装箱今年的旺季成色不足。预计中集当前干货箱月销量在6-7万TEU的水平,而价格为$2200/TEU,仅为微利状况。从年度水平来看,当前集装箱已以更新需求为主,企业盈利也降至低位,关注欧洲经济企稳进程及其对集运影响。
投资建议:在造船行业进入消化过剩运力新阶段、中国企业在国际海工市场取得突破、中海油等国内需求释放的背景下,船舶海工行业值得更多关注。对于重点公司,我们预计海油工程2013-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018、20,487和23,761百万元,EPS分别为0.421、0.558和0.656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合理价值为11.15元;预计中集集团2013-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082、66,649和74,977百万元,EPS分别为0.519、0.749和0.937元,继续给予“买入”评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合理价值为15.00元。
对于造船行业,行业复苏态势明朗,利润弹性(船价是核心指标)和估值弹性(整合是重要催化剂)值得观察,我们建议高度关注近期船价走势和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盈利能力的改善和中船集团优化整合的进展。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海洋油气开发、航运和船舶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在手订单利润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