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扶持和北方持续雾霾天气事件的刺激下,今年环保主题走出了长牛行情,涌现出龙净环保、三聚环保等涨幅几倍的牛股。随着10月底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市场“证伪”时刻来临,环保行业业绩的含金量和机构的持仓情况,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空气和水治理子行业业绩靓丽
由于许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并非环保,仅仅是涉足这一领域,短期内还无法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本文中涉及主营业务是环保的23家上市公司,分为空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监测四类。整体来看,环保板块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净利润同比增长24%,延续了稳健增长的态势,这也吸引了资金的持续关注。
从细分子行业来看,空气治理和污水治理表现突出,净利润增速和收入增速遥遥领先。前三季度,空气治理行业平均收入同比增长21%,净利润同比增长58%,均处于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主要受益于2013年脱硝工程市场爆发,政策因素是导火索,如环保部要求火电企业在2013年7月1日前完成脱硫脱硝改造,所以催生了今年火电企业大规模的设备采购。其中,收入增长最快的公司是国电清新,同比增长86%,得益于公司运营类资产的大规模扩张,2013年中报披露,公司运营类公司从近两年65%的占比大幅增长至77%,主要是今年公司收购大唐国际机组并表及多个在建项目投运,直接推动了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最大的公司是中电远达,同比增长109%,得益于公司脱硝催化剂销量大幅增加和特许经营资产的增加,由于公司背靠中电集团,同时在脱硫脱硝行业中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随着环保标准趋严,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此,未来几年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另外,公司开始涉足污水处理业务,包括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接连获得运营订单,有望与烟气处理协同发展,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污水治理子行业平均收入同比增长51%,净利润同比增长22%,收入增速保持近年来较高的水平,不过低毛利率的业务增长拉低了整个行业净利润增长速度。业绩增长最快的是万邦达,主营收入同比增长63%,净利润增长64%,源于其大项目进入集中施工期,使得公司的工程收入大幅增加,据测算,公司累计在手订单约10亿元,基本能保证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维持稳定增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那些业绩表现突出的个股如龙净环保、国电清新等涨幅明显要高,由此可以看出环保板块的主要上涨驱动力是政策主题和业绩成长,与以往纯粹概念性炒作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也支撑了行情的持续性。不过他也提示投资者,随着明年火电企业采购量的下降,如果没有更趋严格的环保标准出台,靠订单驱动模式的空气治理类公司未来业绩很难保证持续高增长。近期市场中前期的强势板块轮番调整,从最初的TMT到近两周的消费板块,说明市场已经从最初靠逻辑推动上涨的狂热阶段,开始变得更加理性,避险情绪在上升。环保板块今年整体涨幅居前,虽然近期或有政策或者事件性刺激,但还是需要对其未来的调整有所警惕。
机构减持力度空前
机构的态度对环保股后市走势具有重大的影响,能够比较准确反映机构动向的就是增减仓的状况和交易席位的变动。虽然进入10月份后,环保板块借助新的利好政策和靓丽三季报的刺激继续高歌猛进,但是三季报显示机构对其由前期的增仓骤变为大笔减持。据数据统计,三季度机构(基金、QFII、券商和社保)对环保板块平均减仓约1849万股,平均减仓比例约8%,对20家环保公司进行了减仓,尤其是对华西能源、国电清新减仓比例最大,分别为23%和20%,仅有3家公司获得了机构增仓,而且比例都非常小,这从机构仅增仓天壕节能1%的流通盘可见一斑。
从细分行业来看,机构对空气治理板块的减持力度最大,平均减持比例为13%,空气治理的三只龙头股龙净环保、国电清新和中电远达排名居前,其中国电清新被减持比例最大,持股比例从20%骤降至4.5%。三季报数据显示,卖出比例最大的机构是华安宏利基金和基金安顺,而这两只基金是2013年中报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持股比例最大的,合计持有约12%。记者查阅国电清新历年十大流通股东数据后发现,上述两只基金在国电清新2011年上市之初就开始增持,并于2012年中期对该股完成了大比例加仓并持有至今,可谓是该股最早的价值发掘者和坚守者。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两只基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弯?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机构对个股增减仓涉及的因素较多,除了公司基本面变化外,还会从市场角度、公司估值以及基金整体持仓等多方面来考虑,比如随着基金业绩考核期的临近,部分基金会采取获利了结的方式锁定利润,有助于提高基金排名,无法从单一因素去判断机构的减仓动机。
此外,尽管污水处理板块三季报业绩成色十足,也同样未能幸免。机构对其大手笔减持11%。第一重仓股碧水源的控盘比从中期的52%降至32%,不过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持仓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大比例减持的现象,这或许与其近年来业绩高成长有很大关系,2009年至2012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平均增速在60%以上,尽管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只有22%,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其低毛利率的工程项目收入增加所致,而公司业绩历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释放,所以全年的业绩高增速仍有望延续。
从机构交易席位的变动分析,机构从10月份至本周四对环保板块股买入4.2亿元,卖出1.8亿元,呈现资金净流入的状况,这与机构三季度减仓的行为背道而驰,不过从机构交易活跃的个股来看,大部分属于前期滞涨的三维丝、华宏科技等,属于板块内个股的轮动补涨行情,此外还有部分新近涉足环保产业的如启源装备、圣莱达等也受到机构的青睐。这一阶段,机构加仓金额最大的是南海发展,10月15日买入前五名的机构专用席位总计买入2.1亿元。公司公告称争取在11月25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并且公司名称由“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力争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系统化环境服务投资商和运营商。
对于环保板块的后市,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表示,今年是典型的结构性牛市,催生了新兴产业股走强,但是这种状况受制于市场整体弱势格局,无法走得更长远。环保是今年除了TMT外表现最好的板块,但是在目前成长股集体调整的压力下,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政策或者事件刺激,或进入宽幅震荡格局。由于目前环保板块还有很强的政策依赖性,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尤其是政府的考核机制中还未实现对环保的量化,因此其成长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我国环保业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上市公司跨区域扩张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外延扩张并不顺利,也就无法形成有效地竞争,不利于公司高成长性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