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四,保险业四大上市公司季报披露完毕。据大智慧通讯社统计, 四家险企共赚取净利润590.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8%。
三季报显示,保险公司盈利增速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的基数较低,大多保险公司计提了巨额的减值准备,而今年的减值损失大幅减少。此外,险企投资渠道的拓宽也使投资收益普遍提高。
四家险企中,中国人寿是净利增幅最高的一家,前三季度净利润236.89亿元,同比增218.9%;中国太紧随其后,前三季实现净利润80.81亿元,同比增长157.8%。新华保险前三季净利润为39.52亿元,同比增长70%;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33.39亿元,同比增长45.1%。
基数效应助力盈利增长
去年同期大规模的资产减值,为今年利润的大幅提高“甩掉了包袱”,三季报显示,中国人寿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37.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0.24亿元减少87.1%;中国太保紧随其次,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6.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75亿元减少83.4%;新华保险前三季度资产减值12.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7.69亿元减少75.6%。
而中国平安去年同期资产减值亦达到80.83亿元,原因是资本市场持续低位运行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增加,较2011年三季度增加了185.5%。
投资端发力,投资收益大增
净利润的翻番,也受益于投资端发力: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净投资收益率为4.51%、总投资收益率为4.97%;中国平安净投资收益率达4.9%,总投资收益率达5.0%。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5%。中国太保未具体公布,但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236.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42.6%。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提升。
投资端的改善并非仅限于上市公司,10月24日,保监会发布前三季度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和主要特点时介绍称,截至9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74158.9亿元,较年初增长8.2%;资金运用收益2724.2亿元,收益率3.82%,同比上升1.5%。
投资渠道拓宽,另类投资值得期待
三季度显示,新华保险另类投资资金运用规模明显增加。该公司“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由去年同期的3.08亿元剧增4520.8%,至142.32亿元,原因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增加”;同时受“投资于股权投资计划等项目”影响,新华保险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由7.08亿元增加1234.2%,达到94.46亿元。
今年10月,缪建民被任命为中国人寿集团总裁,作为投资出身的他出任总裁,也给市场带来遐想。市场普遍认为,缪建民将使中国人寿在资金运用上取得突破。
而早在2013年中报中,四家保险公司均已表示:计划未来降低权益比例、增加另类投资。保监会官网数据也表明,其他投资渠道所占比比例从4月份的11.25%提高至15.15%,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所占比例则均有所下降。